东北网伊春9月12日电(记者刘岩张增玲)11日早晨,市中心区退休教师朱桂荣在“5·23”早市上买下一个重达2.5公斤野生大猴头菇,由于不知道如何妥善保管,特向本报咨询。
朱桂荣今年65岁,是伊春区育林小学的退休老师。11日6时许,她像往常一样晨练完,来到“5·23”早市买菜。突然,她的目光被一个青年女子面前筐中摆放的一个大猴头菇吸引了过去。定睛细看,这个大猴头呈扇形,雪白晶亮,很是诱人。朱老师上前询问得知,采下这个大猴头的人是伊春区东升办辖区居民张某,29岁。10日在伊东经营所施业区采山时,在一棵大柞树上采下一对猴头菇,回家一称,大的重达2.5公斤,小的重约半公斤。11日一早,张某就将两个猴头拿到了早市上出售,引来很多问津者,但每公斤14元的价格让大部分人犹豫了,朱桂荣爱不释手,买下了这对猴头菇。
回到家,朱桂荣用牙刷小心去除了猴头菇上的杂质,但对于它的保存却费了脑筋。因为她曾当过化学老师,所以她想把它制作成标本,永久保存,但不懂制作标本技术的她想来想去向本报求助。
如何将猴头菇制作成标本?记者就此采访了伊春林科院高级工程师许中海。据他介绍:重达2.5公斤的野生大猴头菇虽然目前为止不是最大的,但已相当罕见,有制作成标本的价值,可以用甲醛浸泡制作成标本。千万不要用烘干的办法,那样将破坏猴头原有的形状。
上图为朱老师手捧大猴头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