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伊春7月19日电(记者 肖民弼 金守城)“这几年旅游业在铁力可真是火了,每到周末,我们站每天收费都能达到2万多元,比平时增长1/3还多,由于外来旅游车辆增加,周末工作量大大超出平时。”哈伊公路铁力段收费站负责人一谈起这事,疲惫中带着兴奋。
近年来,铁力市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围绕打造“中国北方森林生态冰雪旅游名城和度假胜地”的形象品牌,坚持政府主导、区域联合、企业开发、社会参与的原则,把生态景观、生态经济、生态文化融汇到一起,充分挖掘自然生态资源和人文景观资源,从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入手,发挥地方资源优势,尤其是抓住全省3条黄金旅游线路的确立和开通、铁力市被确定为“铁力—伊春—嘉荫”旅游线桥头堡的重要战略机遇,全力打造铁力生态旅游品牌。旅游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04年,铁力市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荣誉,成为继我省哈尔滨等城市之后的第8个获此荣誉的城市。2005年,获得“中国特色美丽城市200强”荣誉。
铁力市在巩固、深化、提高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创建成果的基础上,促进景点上数量、上品位,接待上能力、上水平,管理上层次、上规范,推介上范围、上档次。重点加强了目的地建设,打造优势特色旅游品牌。与康辉旅行社和中国天马集团等企业合作开发旅游产品,对已有旅游项目重新包装,开发原始木屋、灌木营地、蒙古部落和水上游乐项目,并投资200万元引进中天之星14辆越野房车和拖挂式房车,使游客在星级风景中享受移动酒店、星级宾馆的感觉。该市加强客源地建设,继续巩固哈尔滨、大庆等主客源地市场,开拓长春、沈阳、大连等市场,提升铁力旅游的知名度,并与中国康辉旅行社集团有限公司签订了组织域外旅行团到铁力旅游的合同,以康辉旅行社广泛的客源网络,扩大旅游客源市场。2004年,他们成立了铁力区域旅游管理委员会,对区域旅游全面规划,形成“一盘棋”,整合各方面力量,打造“铁力旅游”品牌。加强了对旅游服务行业的整顿和从业人员的培训,确保游客在铁力玩得开心、住得安心。
经过几年的开发打造,形成了铁力、朗乡、桃山3大景区,冰雪游、休闲避暑游、民俗风情游、生态农业观光游和“红色旅游”等旅游项目,30条精品线路和80个旅游景点,点、线、面相结合的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格局。夏季依吉密河、巴兰河、呼兰河源头漂流,冬季滑雪、狩猎,春、秋两季登山、观五花山色,区域四季旅游的产业格局已经形成。
据统计,近年来,铁力区域内旅游产业固定资产累计投资3.7亿元。今年以来,接待游人达29.3万人次,旅游收入6807.8万元,同比增长11%、12%。旅游业的高速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壮大,铁力区域内先后成立了7家国内旅行社,全市旅游每日最高接待能力由2001年的不足1000人增到现在的1万余人,直接从事旅游服务业的下岗职工达3500余人,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