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伊春7月12日电
林城晚报提供 记者 张增玲 刘岩/文
在铁力市桃山镇,有一个69岁的老科技工作者叫李海棠,她将毕生的心血都用在了北方花卉和速生丰产林的研究上,科研成果多次在国家、省、市级评奖中获奖,人们亲切地喊她“花仙子”。近日,记者来到李海棠的北芳园艺研究所时,她正与员工们忙碌着。
李海棠出生在辽宁省北宁市闾阳镇。小时候并不富裕的家庭根本没有余钱给她买玩具,小海棠便和小伙伴到附近的草地上玩耍。盛夏,草地上盛开着各种鲜花,形状各异、芬芳娇艳、姹紫嫣红的花朵深深吸引了她。从此,她对花草产生了浓浓的依恋,常常在草地上一待就是一天,和花草说悄悄话是她最大的乐趣。秋天来了,花草儿渐渐衰败下来,她心里难过极了。如果能将它们的生命延续下来该有多好,这成了她的心愿。
1961年,李海棠从东北林学院林学系毕业,被分配到桃山林业局工作。她成了局里的科技骨干,先后在营林科、苗圃、森调队、科技科担任重要工作。不管是在哪儿工作,只要手头的工作处理完,她就将业余时间放在了钻研科研项目、撰写论文、培训人员上。在职期间,她曾发表学术论文20篇,荣获国家林业部优秀科技成果奖两项、伊春市科技进步奖一项,论著21万字。参与技术培训班32期,授课1015课时,培训人才1341人次,被评为伊春市知识分子拔尖人才。
1995年8月25日,58岁的李海棠退休了,她告诉自己:从此,自己就告别了工作的时光,退休生活正式开始,自己可以按照未了的心愿设计退休生活。
回家的头3天,李海棠埋头在家整理了3天资料,28日一早,她来到工商部门申办北芳园林艺术研究所营业执照。研究所的性质是主营花卉,兼营速生丰产林研究。因为这在当时是头一份申办这种性质的执照,工商部门十分慎重,须请示上级工商部门。李海棠翘首企盼,终于在当年12月将执照拿到手。
没有场地,她就将自家的一间板夹泥房腾出来当工作间,开始研制植物工艺画。植物工艺画是融绘画与花艺设计为一体的平面手工艺品,既展现了鲜花的秀美,也有回归大自然的真实感。植物工艺画是利用盛开的鲜花与芳草,经过科学处理后制作装裱而成,不褪色、不变形。用于美化居室,可以使人们在花的可爱与高雅的气质中享受到自然美。
在多年对植物工艺画的潜心研制中,始终有一个难题困绕着李海棠,因为每一种颜色花的细胞都是不同的,鲜花干制保色时需要化学药物的配比也就不一样。经过无数次实验,她白天黑夜地琢磨,这道技术难关却极难攻破。一天,从窗户吹进来的风将桌上的一根干枝吹落进盛着高浓度双氧水的桶里,花枝冒起了泡,这个无意间发生的事却一下子让李海棠开了窍:原来干花制作时细胞的保色和双氧水的配比浓度有关。技术难题克服了,她喜极而泣。因为受场地和原料所限,李海棠找来同样爱花的邻居胡明月帮助自己小批量制作植物工艺画,产品销到了北京、上海,因其极具欣赏价值和艺术品位,很受人们欢迎。
2004年,为支持李海棠办民营科技企业,林业局无偿将一处7000平方米的场地提供给李海棠使用。这里原是一处垃圾场,李海棠重新平整了场地,建起厂房,拉来黑土,还在上面种上了绿树、花草。如今,这里苗圃中有成片的小树,花圃中是各色的鲜花,前来购买树苗和花苗的人络绎不绝。
李海棠深厚的文化和艺术底蕴让她厚积薄发,设计图样从她的脑海中源源不断地“喷涌”出来。“春风桃李、绿荫护夏、红叶迎秋、冬雪青松”组图将小兴安岭四季分明的景色用花瓣、绿叶、白絮显现得淋漓尽致。
说起荣获中国第五届花卉博览会金奖的植物工艺画《花海无涯》的设计原型,李海棠说是从梦中得来的。有一天晚上,李海棠一直寻思着要设计的一组野花的图案,也许是太累了,她竟趴在桌子上睡着了。睡梦中她梦见自己在一片无边无际的花海中徜徉,各色鲜花包围着她,自己就像一个仙子在花海中嬉戏。梦醒后,她根据对梦中情景的记忆,用樱草、小叶芹、情人草、山丁子、蕨、蒿、葵、红玫瑰花瓣、串红等制作了一幅《花海无涯》,尽管有很多人都出高价想要购买,都被她婉言拒绝。
经过10年的探索,研究所发展得有声有色。目前,已研究成功干花和鲜花两大系列,100余种花色、9种规格。李海棠研究的鲜花压制镶嵌画、水晶植物画和植物工艺画分别获国家专利,作品多次在国家、省、市级大赛中获奖。研究所培育绿化树基地5000平方米,多功能速生丰产林试验基地6000平方米,并有温室、花圃、花艺工作间及植物工艺画展销室,研究所已成规模。
李海棠最高兴的就是眼看着科技转化成了生产力,专利产品产业化。她告诉记者,只要身体允许,她会带领员工们扩大规模,制作出更多的作品,将这份独特的美长留人间。
上图为李海棠和她的员工们在花圃里忙碌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