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伊春7月3日电 建党85周年来临之际,市委书记杨喜军深入到带岭区青川村看望这里的农村党员,为他们送去慰问金。鼓励农村老党员继续发挥余热,保持和发扬老党员优良作风,团结带领广大党员群众在新林区、新农村建设的大舞台上再创辉煌;勉励新党员要冲锋在前,带头致富,锐意进取,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新林区的伟大事业中勇挑重担,大显身手。
6月29日下午,市委书记杨喜军在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长华景伟,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李洪斌的陪同下,首先来到带岭区青川村看望71岁的贫困党员张桂兰,并为她送去一台崭新的彩色电视机。在张桂兰家中,杨喜军与张桂兰一道坐在炕上,与她亲切交谈,详细询问张桂兰的生活和身体情况。当得知张桂兰有着48年党龄,担任过39年村支部书记,从1953年来到伊春林区,在50多年的历程中,无论什么样的环境,依然保持对党的无限忠诚,对人民的无限热爱,对党和人民事业高度负责,杨喜军十分赞赏。他说,张桂兰老人作为一名老共产党员,为林区的建设和林区人民奋斗、奉献了一辈子,值得敬佩,难能可贵。杨喜军要求,党员干部要从三个方面向张桂兰同志学习,第一,要学习张桂兰同志那种对党无限忠诚的可贵品质。第二,要学习张桂兰同志那种商品经济意识和改革发展意识。第三,要学习张桂兰同志那种时刻为百姓谋利益的高尚精神。
杨喜军还责成当地有关工作人员,为张桂兰老人安装一部电话机,方便她与外界沟通。
杨喜军还来到青川村73岁的贫困党员郑恩宝家,了解郑恩宝的生活情况,并叮嘱随同前往的带岭区委、区政府领导要关心这些贫困党员生活。杨喜军说,张桂兰,郑恩宝这些老共产党员,过去是我们林区建设的功臣,对党忠心耿耿,对事业兢兢业业;现在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林区的宝贵财富,老共产党员有思想,要继续发挥余热,多出主意,多想办法,多做群众工作,积极参与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新林区的建设中来,与新同志多沟通,多交流,在有生之年为党为群众再做贡献。
随后,杨喜军又来到青川村致富能手、入党积极分子密军的家。今年28岁的密军靠调整种植结构和科学种田实现了致富,年收入可达4万元左右,今年又新购置了18万元的机械设备,成为村里的致富带头人。在密军家,杨喜军和这位年轻的小伙子唠起了种地经。杨喜军说,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的就是让农民摆脱贫困,进一步提高农村的生活质量。他祝愿密军能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带头人,并鼓励他要在科学种田上多带头,更多选择经济作物,调整产品种植结构,增加收入。要在发展副业上多带头,利用自家拥有农机具的优势,带动发展养殖业,小型加工业等。要在精神文明、村容村貌的建设等建设新农村中多带头。杨喜军在建设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要多培养一批新农民,多吸纳一些有素质,有文化的年轻农民加入党组织。象密军这样的致富能手,要充分扶持他、培养他,可以再联合几个大户,形成股份合作公司,购买大的农机具,进一步提高农业的机械化程度,科学种田,把更多的劳动力从土地中解放出来,通过多种形式增加农民收入,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