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伊春6月21日电
林城晚报提供 记者 金守城/文
5月10日,本报以《把爱留在人间》为题,报道了女大学生杨阳身患白血病,为回报社会,表示在死后自愿捐献身体器官和骨骼。该文见报后,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省内各地的读者纷纷打来电话,称愿意为杨阳尽一份力,有的寄来治病的偏方,有的要捐献骨髓,有的汇来捐款。14日上午,杨阳的3个心愿--捐献身体器官及骨骼、参观哈医大校容校貌、在哈医大护理班听老师讲一节课,在一天之内全都实现了。
杨阳和她的3个心愿
13日,记者赶到哈尔滨,在哈医大二院血液病病房再次见到了杨阳。虽然她戴着口罩躺在病床上,但给人的感觉依然是非常的活泼、可爱。据杨阳的母亲介绍,杨阳此次来哈市是做第4次化疗,并且要到哈市红十字血站做配型,好为将来的治疗做准备。
杨阳是铁力市人,今年18岁,生病前就读于绥化市卫生学校与哈尔滨医科大学联办的高级护理班。2005年末,杨阳被确诊患上白血病M2型,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血癌。但病魔并没有击垮她,在与病魔作斗争的同时,她也做好了离开这个世界的准备,表示死后将身体器官捐献给急需救治的病人,并向哈医大捐献骨骼做标本。她写出了自己的想法:“我知道,我患的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疾病,有可能治不好会离开这个世界。为了回报社会上的诸多好心人,我决定我走后将我身体的器官捐献给急需救治的病人……现在,我有3个心愿:第一,我捐献身体器官;第二,我向哈医大捐献骨骼做标本,供教学用,请求你们能够接受。我生前没能实现自己的愿望,骨骼如能在实验室长期保存,我就会成为一名永不离校的‘学生’;第三,我请求校领导给我一次机会,让我在生前到哈医大参观一下校容校貌,到护理班听高校老师一节课,拍一张照片,这样我梦想到哈医大学习的愿望也等于实现了!”
一天圆了3个梦
13日,记者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血液科病房见到杨阳在看学习笔记。杨阳对记者说:“我要抓紧复习,准备参加学校下个月的考试。”
14日早晨,几乎一夜没睡的杨阳早早就起来了,看得出来,她的心情非常激动。在妈妈的帮助下,杨阳为自己精心打扮了一番。吃过早饭,她又拿出了头一天哈医大为她准备的教科书,认真预习当天要学习的课程。
10时,杨阳在父母的陪同下,冒雨来到哈尔滨医科大学。迎接杨阳的是哈尔滨医科大学成人教育学院的一位院领导和一名老师。据这位院领导讲,哈医大的领导得知杨阳的情况后,非常重视,决定满足杨阳的心愿。
10时10分,杨阳在校领导和老师的陪同下,走进了该校的综合教学楼1号教室。在这里,杨阳将实现她的第一个梦想--到护理班听高校老师讲一节课,拍一张照片。刚进教室,在场的学生对杨阳报以热烈的掌声,平时很大方的杨阳显得有点儿紧张,她站在门口,有些不知所措。在老师的安排下,杨阳坐在了第一排。授课老师介绍完杨阳的情况后,教室里的2006届成人脱产临床、护理、口腔3个班的上百名学生再次鼓起掌来。
一堂课很快就过去了,虽然在课堂上老师所讲的生理学医学基础课是杨阳从未接触过的,但她依然认真地听着、记着。下课后,记者问杨阳有什么感受,杨阳只回答了一句话:“我还没上够!”
随后,哈医大的有关领导和老师又陪同杨阳参观校区。在近40分钟的参观过程中,身体虚弱的杨阳一个“累”字也没喊,认真地听大家为她介绍每一处建筑与雕像。杨阳时不时地会表现出她淘气的一面来,一会儿从地上捡几个被风雨打落的小青杏,一会儿趁别人不注意就偷摘一朵花藏在怀中,遇到好的景致,她还让随行的记者拍下照片留念。
12时许,杨阳来到哈医大哈尔滨志愿捐献遗体登记接受站门前。在这里,杨阳将完成她另外一个愿望--捐献身体器官与骨骼。由于特殊原因,记者不能进入楼内采访,只能在门外守候。大约40分钟后,杨阳和父母一起从楼里走了出来,杨阳手里拿着一份已经填好的“志愿捐献遗体申请登记表”,这份表格只要一经公证就正式生效……走出接受站大门后,坚强的杨阳终于忍不住扑在妈妈怀里放声大哭,让当时在场的记者们为之动容。
杨阳对记者们说:“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有本能的求生欲望,我热爱生活,我也非常想活下去,但我知道,得上这种病,能活下去的机率非常小,我会面对现实、面对死亡。在我有限的生命里,有那么多的好心人关心我、帮助我,我知道,他们都想留住我的生命,这让我非常的感动,我无以报答,只有用这种方式来回报所有人的爱。”
款款爱心献杨阳
自从本报和省各新闻媒体报道了杨阳的事情后,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并以不同的方式向杨阳表达爱心。
杨阳做骨髓移植手术的费用高达40万元,这是一个普通家庭无论如何也承受不起的。所以,杨阳的母校、杨阳居住的社区、铁力市医院、铁力市网通公司和新疆、四川、重庆、辽宁,还有哈尔滨、大庆、绥芬河等地杨阳父亲单永庆的战友纷纷伸出援助之手。目前,杨阳共收到捐款8万余元。记者来到哈尔滨医科大学的当天,单永庆接到牡丹江市一位女士的电话,询问杨阳的病情,并给杨阳寄来1000元钱,而且说啥也不留下姓名。13日,北京盛堂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沙先生通过媒体了解到杨阳的情况后,来到杨阳的病房,赠送价值1000多元的保健药品给杨阳,鼓励杨阳要勇敢地与病魔作斗争。
在记者即将结束采访的时候,杨阳委托记者转告所有关爱她的人:“如果真的有我走的那一天,请所有关爱我的人不要悲伤,因为我的梦想已经实现了,你们应该为我高兴才对。谢谢帮助过我的好心人,你们的恩情我只有来生再报答了!”
据了解,16日上午,杨阳与父母到哈市红十字血库做配型。杨阳的父母单永庆先生和杨颖女士以捐献骨髓的方式,回报社会对杨阳的帮助。单永庆对记者说:“自杨阳患病以来,来自社会各界的人士,有亲属、朋友、战友、同学,有相识的,也有不相识的,为了挽救杨阳的生命,他们献出爱心,伸出援手,让我们夫妻非常感动,我们无以为报,只能以这种方式来表达我们的感激之情。”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血液科副主任代海滨告诉记者:“目前,杨阳的病通过化疗已有明显的效果,也很有起色,治愈的希望还是很大的。”
上图为正在听课的杨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