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伊春6月21日电(记者 刘岩 张增玲)6月13日开始,我市出现入夏以来第一次范围广,强度大,持续时间长的降水过程,大丰河流域出现十年一遇洪水。15日晚,白山林场河段至下游河段多处发生险情,有的堤段发生渗透。同时,山洪倾泻漫过多处乡企路,路段遭到严重破坏。金山屯区委、区政府率领干部群众团结一心,共同抵御洪水。
6月15日下午,市气象台发布大雨预报及地质灾害气象预报:继续受高空冷涡影响,预计未来24小时全市阴有大雨,局部暴雨。为此市气象台提醒:全市地质气象灾害等级为3级,发生灾害的可能性较大,请注意防范山洪、泥石流、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发生。
当晚8时50分许,一直密切关注天气情况的市防汛办值班人员电话通知金山屯区防汛办:高度重视雨情变化,有情况及时上报。
时值哈洽会,金山屯区委、区政府的主要领导都在哈尔滨。区防汛指挥部常务副总指挥赵宝田当机立断,通过区防汛指挥部向山上11个林场(所)下达启动防汛工作预案,每小时上报一次水情。按照预案规定,11个林场(所)的人员在主要领导的带领下,迅速分配任务,紧急行动起来。
晚上10时许,指挥部突然接到位于大丰河源头的白山林场报告称:山上水势迅猛,大丰河水位上涨过快,从山上奔流直下的洪水已漫过一段与二段之间的公路,直冲到大丰河。大丰河白山段去年新修的大堤已有部分地段被洪水冲刷,险象环生,情况危急。
白山林场距金山屯镇60公里左右,大丰河的源头流经该林场,涨水首先要经过那里。去年“7.29”洪灾就是白山最先遇险的,该处的堤防如果不能保住,水从大丰河漫出,就会威胁到林场400多人的生命。赵宝田当机立断,下令白山林场紧急发动全场干部职工,立即投入到抢险行动中,并将林场其他群众进行疏散。
此时,降水量已经猛增到71.38毫米,基于去年“7.29”洪灾的经验,赵宝田已认识到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是抗洪的首要任务,一定要力争把损失降到最低点。他一面将紧急情况向市防汛办做了汇报,一面通知全区相关部门和街道社区做好防大汛的准备工作,将抗洪抢险物资落实到位,基干防汛队伍集结待命。
紧接着,丰岭、丰林、丰沟、丰茂,大丰河沿线的各林场所相继告急,洪水漫过了桥涵,公路多段被山水漫过,丰林林场北侧养殖户放置的黑木耳菌袋被大水全部冲走,大水继续向下游冲去。鉴于严峻的形势,金山屯区防汛办指令丰林等林场做好自救的同时,紧急通知区委区政府各包片领导立刻赶赴各包片单位,现场指挥林场自救和抢险。
经过各林场(所)干部群众一夜的抢险,林场各堤坝依旧处于危险状态。水位依然上涨,翻卷的浪头跃出河面1米多高,装满沙土的玻璃丝袋扔下后,瞬间便被冲走了。抢险用的玻璃丝袋等物资是有限的,如何有效地提高抢险效率,成为抢险人员面临的最大问题。得知汛情严峻的市水务局总工程师唐春侠于16日早5时许便赶到了金山屯区,简略听取了汇报后,与金山屯区建设局局长刘志敏一同沿着大丰河流域逆水向各林场行进。
在丰岭林场,唐春侠一行与正欲赶往白山林场的察看的金山屯区委副书记韩秀娟相遇,由于接到报告白山与丰岭间有公路过水严重,普通车辆已无法通过,韩秀娟与随行的区委组织部组织员陈青山便转乘到唐春侠一行的吉普车上。
快到白山林场时,一段与二段之间的150多米公路全部被山水覆盖,远远看去一片汪洋,水下的路况不明朗。吉普车涉水而行,车上的人都捏了一把汗。车往前行,水越来越深,渐渐漫到了吉普车的风档处,水深已达到1.4米左右。吉普车前行困难,但后无退路,如果一旦熄火,连车带人都有可能冲落到河中。如果前方水下遇到大坑,或方向掌握不准偏离主道,吉普车便会遇到灭顶之灾。前方白山林场的书记陈喜林和副场长朱绍元看到情况危险,站在水前方不住地指挥方向。车上的人全都屏住了呼吸,汽车缓缓驶过了危险路段。之后不久,整条路便被阻隔了,人员被困在白山林场无法下山。直到下午4时许,该危险路段的水势稍缓,车辆才得以通过。
15日当晚的降雨虽不大,但强度大,使大丰河形成了十年不遇的洪峰。洪峰呼啸着向大丰河下游冲去,洪水冲到下游无情地冲刷着新修的大坝。由于去年洪灾冲毁的大堤还没能完全修复,如果大堤遭受洪水的重创,去年的历史将再度重演。
下午2时许,指挥部根据态势,指挥森警部队与专业扑火队伍集结,做好战斗前的准备。
参加哈洽会的金山屯区委书记李宏,市水务局副局长、市防汛办主任李晓鑫得知汛情后,相继赶来。16日下午3时许,李宏组织防汛指挥部及电力、通讯、广电等相关协管部门召开了指挥部成员会议,周密部署。不久,区长王立光也从哈市赶了回来。
一道死看硬守,誓保大堤安全的命令随即下达了。指挥部根据态势,命令已集结待命的全区各部门和单位,将上午备好的防汛物资运放到大堤一侧,随时准备投放加固堤坝。300多名森警官兵和干部群众明确分工后,陆续分赴到各自的防线,死守大堤,展开与洪水的搏斗。
由于汛情提前,连日降雨使大坝多处遭遇大水考验。水流湍急,单只抢险袋投入水中瞬时冲走,在李晓鑫现场指导下,让将玻璃丝袋集结成堆,同时堵到险情段,提高抢险效率。
下午3时30分左右,大丰河堤防的围堰、大桥头上游和新修堤坝上游段先后出现三处险情。针对不同地段的险情,李晓鑫带领防汛技术人员实地察看后,制定出不同的抢险措施。围堰采用抛石加土袋的方案,大桥头上游的险情采取抛石加固方案,新修堤防上游段则采用增加防渗膜方案。方案得当,有效地控制了险情的扩大。
晚上8时许,新修堤防上游段再次出现险情,李晓鑫与李宏又紧急召开了第二次抢险会议,部署安排第二套方案。根据水势,指挥部又调来200余人投入大堤保卫战。重新进行了分段,运送物资的车辆往来穿梭,抢险人员全身湿透,分不清是雨水还是汗水。
夜幕降下来,灯光点亮了黑夜里的大堤。手电筒、汽车大灯、小发电机等等,只要能利用的一切照明设备都调动起来,一条灯光组成的长龙在黑夜里格外醒目。
晚上10时40分许,李晓鑫与王立光再次赶到危险地段查看水位,发现险情并未扩大,水势渐弱,水位缓缓下降了10厘米,但不敢有丝毫懈怠。又过了约半个小时,水位下降20厘米,指挥部下令让已经连续在大堤上奋战9个小时的大部分人员撤离,每段留下10人看护大堤,基干队伍集中休息待命。
17日早,危险过去了。目前,金山屯区正在积极迎战主汛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