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伊春5月10日电
林城晚报提供记者金守城/文
铁力市身患白血病的女大学生杨阳留下遗言:一旦她的病无法治愈,她死后愿把自己的眼角膜和器官捐献给用得着的人,把她的骨骼献给哈尔滨医科大学。
杨阳今年刚满18岁,就读于绥化市卫生学校与哈尔滨医科大学联办的高级护理班。杨阳在班里担任班长,还是校学生会的干部,是个品学兼优的孩子。去年12月,她突然高烧不止,浑身没劲儿,整天萎靡不振。开始,她以为患了感冒,但吃药打针之后,这些症状一直没有好转。父母领她到哈尔滨医大二院就诊,结果杨阳患上了急性白血病,需立即住院治疗,同时被告知如治愈,必须做骨髓移植手术,手术费需40万元。
这一诊断,如晴天霹雳,炸响在杨阳的父母头上。杨阳的父亲单永庆是铁力市通信公司的下岗人员,杨阳的母亲杨颖在铁力市医院工作,这样的家庭收入,怎能承受那样高额的医疗费用!
最痛苦的还是杨阳,她刚刚18岁,花儿一样的年龄,刚开始享受生活,就患上这种重症。当她听到这无情的诊断时,一下子昏倒了。
杨阳是一个非常懂事、善良的孩子,勤奋好学,积极进取,时时关心他人,从小学开始就是班干部,年年都被评为三好学生。她从小特别祟尚美好的事物,热爱大自然,酷爱美术。在她的画笔下,曾绘出许多美丽的图画。从2000年起,杨阳先后3次获得国家级少年美术大赛的“银杯奖”和“优秀奖”,并被全国少儿书画社评为“少年美术四段位”绘画级别。2004年,杨阳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绥化市卫生学校与哈尔滨医科大学联办的高级护理班。就在她满怀美好憧憬准备做一名“白衣天使”的时候,无情的病魔残酷地降临在她的身上,这个美丽的女孩怎能接受这一现实!
为了挽救女儿的生命,杨阳的父母拿出了家中的全部积蓄,但如同杯水车薪,每天1000多元的医疗费让这个工薪阶层的家庭无法承受,他们不得不向亲属朋友借,又用现正在居住的房子做抵押,贷了2万元钱。几个月下来,7万多元钱花光了。移植骨髓,40万元的医疗费让他们无法承受!但杨阳的父母铁下心来:“就是砸锅卖铁、倾家荡产,也要救活女儿。”
杨阳看到父母日渐憔悴的面孔,心如刀绞,她认为如果这样继续下去,这个家就毁了,父母也会被拖垮,她不忍心因为自己的病造成这样的结果。因此,她曾一度拒绝吃药、打针。她背着父母写下遗言:“我不忍心因为我的病把家庭毁了,我也不愿因为我的病拖累父母,我要放弃治疗,让病魔把我夺走。虽然我非常留恋人生,我爱我的班级、我的同学,更爱我的父母、我的亲人,他们给了我无限的爱,但我今生已无法报答。在我死后,我把我的眼角膜、身体器官无偿地捐献给那些能用得着的人,把我的骨骼献给哈尔滨医科大学做科学研究,这是为了却我对人世间的爱恋,所以我决定这样做,算是我对人间爱的报答。爸爸妈妈,如果有来世,我还做你们的女儿。”
杨阳写的遗言,像一把尖刀捅在父母的心上。同时,杨阳的病也牵动着社会各界人士的心,杨阳的母校1000多名师生发起倡议,捐款1.1万多元;杨阳居住的社区数百名大爷大妈和兄弟姐妹向她伸出援助之手,共捐款3300元;杨阳的母亲所在单位--铁力市医院全体职工发起了爱心捐款活动,共捐款1.2万余元;杨阳的父亲原单位--铁力市通信公司也伸出援手,捐款7990元。
在哈尔滨医科大学二院住院期间,省多家媒体报道了杨阳的情况,有不少好心人给杨阳的父亲打电话,了解杨阳的病情,并慷慨解囊,现共收到3300元捐款。所有的捐赠人员几乎都不留姓名,还有3名好心人要为杨阳捐献骨髓,有的还寄来治疗白血病的偏方。
4月28日,记者来到铁力市医院病房,看到了杨阳的父母和正在接受治疗的杨阳(见图)。杨阳的父亲单永庆是名转业军人,这位曾经历过风雨的汉子见到记者时禁不住泪流满面。他说:“让我无法接受这个现实,女儿怎么就得上了这种要命的病。这孩子在患病中还牵挂学校和班级,因为她是班长。她一直对妈妈说‘这辈子可能再也上不了学了’。”
杨阳对记者说:“为了挽救我的生命,不少好心人都向我伸出援助之手。在患病的几个月里,我被爱包围着,也被爱感动着,我实在不忍心看到我的父母被我的病拖垮了。我捐献身体,就是为了报答人世间的爱,我要把我的爱留在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