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伊春5月10日电 实施林权制度改革,让伊春林区找到了可持续发展之路,让林区职工长远致富找到了出路,深受林区职工的拥护。
4月27日,在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启动的第一个经营所、乌马河林业局乌马河森林经营所,记者看到这样一幕,经营所资源监督站办公室里人声鼎沸,职工们有的在经营所施业区图前详细地查看着、讨论着,商量买哪片林子,有的在提交购买林地申请书。气氛热烈,看得出,大伙信心十足。
记者拿起一份申请书,看到上面写到:姓名王振材,年龄51岁,购买林地的理由是为了发展林区经济。林地面积为11.3公顷。地点是210林班32小班。
解万河,11.4公顷(209林班15小班);付江宏,10.3公顷(209林班164小班)……全所已有40多人提交了申请。
工作人员介绍,这些林子首先由评估公司评估,看林地林木种类,再定价格。职工可一次将钱交齐,也可先交1/3,余款分两年交清,还可以用工资抵销,灵活的交款方法方便了经济上困难的职工。
职工热情高涨,绝非一蹴而就,因为乌马河经营所早有发展民有林的成功典范,目前,全所已有民有林户42户,面积415公顷。
王敏就是经营所民有林大户。今年47岁的王敏是经营所职工,他从1996年就开始自费造林,到现在为止,他已经累计造林30余公顷,共植树17万余株,保存率95%,树种大部分为落叶松和杨树,现在这些树的胸径已经达到5至8公分左右。王敏还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每年都采猴腿、蕨菜、蘑菇等山野菜,种植木耳菌,还利用天然池塘养鱼,每年都有2万多元的收入。
记者问这些林子能值多少钱,王敏来了精神,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我这树再过10年就可以间伐了,20年后就可以全部成材,按最低价每棵40元算,你说我这17万棵树能值多少钱?”好家伙,这可是个大银行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