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伊春新闻网 > 新闻快递 正文
认识痛风病
//yichun.dbw.cn   2006-04-28 14:34:45

  东北网伊春4月28日电

  林城晚报提供记者 张艳波

  目前痛风的发病率在逐年上升,据有关资料显示,预计在未来的10年内,痛风在我国将成为仅次于糖尿病的第二号代谢性疾病。

  病 例

  李先生,45岁,市中心区一个体老板。半年前与几个朋友吃完火锅后,夜里突然感觉右脚大拇趾关节处疼痛难忍、又红又肿。

  第二天去医院检查,被诊断为软组织挫伤,经包扎并服用消炎药不见效。连续的剧烈疼痛,令他痛苦不堪,疼痛持续一周后慢慢缓解。

  两个月后与客户豪饮大量啤酒后左脚趾又痛,去另一家医院被诊断为腱鞘炎,用药洗并服止痛片后疼痛比第一次稍轻,一周后疼痛消失。

  但3个月后双脚同时疼痛,再次去医院检查,测血尿酸550μmol/L,诊断为痛风。之后血尿酸还曾达到630μmol/L,服秋水仙碱片、别嘌呤片,病情得到控制。在接下来的半年时间内,又犯病两次,虽然注意了饮食,但病情仍未好转,日前复查时发现肾脏功能已经受损。

  孔先生,今年56岁,是我市某机关部门的负责人,平时应酬很多,1999年10月开始感到左脚大拇趾疼痛难忍,到医院诊治,化验结果出来得知:血尿酸520μmol/L,被确诊为痛风。

  医生开了别嘌醇、秋水仙碱等药物进行治疗,大约半个月后疼痛症状基本消失。

  之后3个月左右复发一次,服用秋水仙碱等药物3天后便可消肿止痛。但到2002年的六七月间,孔先生开始感觉口渴、全身无力,而且痛风的症状进一步加重,到医院检查,空腹血糖为10.6mmol/L,餐后血糖18.7 mmol/L,诊断为Ⅱ型糖尿病。孔先生又被告知同时患有血脂异常,高血压病。就这样,老病未除,又添新病。

  危 害

  那么痛风究竟是一种什么病呢?它能给身体带来什么危害,该如何治疗和预防呢?为此记者采访了伊春市第一医院内科医生潘红艳,请她解答上述问题。

  潘医生介绍说:痛风是一种体内嘌呤物质代谢紊乱的代谢性疾病,由于尿酸产生过多或排泄障碍等,导致体内血的尿酸含量升高,尿酸盐达到一定饱和度后,就会出现高尿酸血症及尿酸盐结晶、沉积,并进一步导致急性关节炎、痛风石、间质性肾炎,日久可致关节畸形及功能障碍。

  大多数痛风患者最早出现的症状是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多发生于下肢小关节,特别是第一脚拇趾关节,常在夜间突然发病,患处关节局部红肿,剧烈疼痛,对温度、触摸、震动极为敏感。发病急骤,消退也快,可在一周左右自行缓解,易反复发作。多次发作后,可累及多个关节,导致关节畸形,功能障碍;痛风石在肾脏沉积,可造成肾脏损害,引起血尿、腰痛、结石和肾功能不全。

  痛风主要根据发病特点及实验室检查来诊断,如:有家族史及代谢综合征表现的中老年男性,在诱因基础上,半夜突然关节疼痛发作,大致可考虑痛风,化验查出血尿酸增高可确诊。有条件作关节腔穿刺、痛风石活检、X线检查、关节腔镜检查等可协助确诊。有困难者用秋水仙碱诊断性治疗迅速显效,亦具有特征性诊断价值。

  治 疗

  痛风该如何治疗呢?急性期的治疗,首先就是终止急性关节炎发作,一方面是为了减轻痛苦,另一方面是为了防止关节炎转成慢性,治疗越早,效果越好。

  痛风患者首先应卧床休息,置受累关节于最舒适位置,并可应用下列药物:

  一、秋水仙碱:对于制止炎症、止痛有特效,一旦怀疑或已经发作应尽早使用。

  二、非甾体抗炎药:包括:吲哚美辛、布洛芬、芬必得等。效果不如秋水仙碱,但较温和,发作超过48小时也可用。症状消退后减量。

  三、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或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强的松等。在上述两类药无效或禁忌时使用,但一般情况下能不用激素尽量不用。

  四、急性发作期促进尿酸排泄及抑制尿酸合成药可暂缓应用:

  原发性痛风目前尚不能根治。在患了痛风之后,应该到正规医院诊治,接受正规治疗,遵从医嘱。单纯的生活习惯的改变,只是减少了诱发因素或加重的原因,但并未解决其根本原因。因此,对于已经患有痛风的病人应该定期进行血尿酸的监测,应该2~3个月查一次尿酸情况。有一部分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长期或终身服药治疗。

  预 防

  痛风该如何预防呢?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控制高嘌呤食物。引起痛风的发病因素,主要是从食品中摄入嘌呤过多、机体嘌呤代谢紊乱及肾脏排泄功能下降等,致使病人血尿酸增高。从食物中摄取嘌呤量的多少,对尿酸的浓度影响很大,故痛风病人节制饮食中嘌呤摄入量非常必要,尤其是有痛风家族史的人和痛风病人。高嘌呤的饮食有:动物内脏、鱼虾类海味、肉类、豌豆等,应进食含有嘌呤较少的食物,如:奶、蛋、米及面制品和大部分蔬菜、水果。

  二、调整饮食,防止过胖。蛋白质饮食每日控制在1.0克每公斤体重,并以牛奶、鸡蛋为主。如果是瘦肉、鸡鸭肉等,应该煮熟后去汤食用,避免吃炖肉或卤肉。

  三、少吃脂肪。因脂肪可减少尿酸排出。痛风并发高脂血症者,脂肪摄取应控制在总热量的20%~25%以内。

  四、每日应该大量喝水,促进尿酸排除。

  五、少吃盐,每天应该限制在2~5克以内。

  六、禁酒!酒精容易使体内乳酸堆积,对尿酸排出有抑制作用,易诱发痛风。

  七、少用强烈刺激的调味品或香料。

  八、不宜使用抑制尿酸排泄药、利尿剂、小剂量阿司匹林等。

  九、避免促进尿酸盐形成结晶的诱因,如着凉、过劳、紧张,穿鞋要舒适,勿使关节受伤。

  十、对于已确认的高尿酸血症而又无痛风症状者,可根据发生类型,酌情使用尿酸合成抑制药或促进尿酸排泄药。

  痛风常并发肥胖、糖尿病、高血压及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患者应定期检查血糖、血脂、血压以便及早发现上述疾病。

来源: 林城晚报     作者: 张艳波     编辑: 任桂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