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伊春4月21日电
林城晚报提供王妍记者吴聿宏/文
他,一名大学毕业生,年仅27岁;
他,一名优秀语文教师,每天工作14个小时;
他,积劳成疾,累倒在挚爱的讲台上。
他叫邹广辉,是伊春区二中高三年级的一位普通班主任。本打算送走这一届毕业生后再去医院好好检查一下每况愈下的身体,但最终因慢性肾功能衰竭病情加重住进医院。在病床上,邹老师仍惦念着自己的学生能否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
打算高考结束后检查
2006年3月,刚开学不久,细心的妻子李慧男(伊春职业学院师专部教师)就发现邹广辉走路显得吃力,明显有疲劳感,而且时时额头冒虚汗,视力也不断下降。李慧男劝邹广辉去医院检查,可是邹广辉却说,开学后事情很多,学生们就要高考了,等忙完这阵子,高考结束后再去看吧。李慧男知道,邹广辉是为了这个毕业班,一直硬扛着。
3月末,邹老师感觉自己的眼睛像蒙了层膜,看不清物体。一天,邹老师带着教案走进高三(7)班的教室,他没想到3年来就这一节课没有上完。上课的时候,讲着讲着,下面熟悉的学生都变成了双影,板书时黑板上的字儿也看不清了。他的身子开始摇晃,学生们看到老师的样子,准备送他去医院。邹老师以为自己太累了,也没当回事儿,让学生们安心上课。回家后,他重新配了眼镜,可是看东西仍旧模糊。但是,邹老师仍坚持工作。
几天后,班级的一名学生到办公室找他,邹老师突然发现自己完全看不清这个学生的样子,只能根据声音判断他是班级里的哪一位学生,邹老师没有将此事向校领导和同事说。第二天,他又按时来到班级,硬撑着给学生们上课。李慧男得知情况后,来到学校硬拉着他去医院做检查。去医院前,邹老师向学校请了两个小时的假。检查结果很快就出来了,确诊是眼底出血,可能导致失明。
校长林森得知邹老师的病情后,立即联系车辆,让邹老师到哈尔滨做进一步检查。临走前,邹老师来到班级对学生说:“离高考还剩60多天了,大家不要心慌,要坚持住,我去看病,一定回来。”走出班级,七尺男儿落泪了,他说:“在高考前关键时刻,真的一天都不想离开学生们。”
当天下午,邹老师在哈医大一院做了全面检查,结果是患了慢性肾功能衰竭。慢性肾功能衰竭导致高血压,高血压又引起眼底出血。随后,邹老师住进哈医大一院治疗。一周后,被转到上海第一人民医院继续治疗。
新婚之夜到校上晚自习
邹广辉出生在新青区。1999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齐齐哈尔师范大学中文系。他在学校是学生会干部,并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2003年夏天,原伊春区教育局局长马瑞丰、原伊春区二中校长孙玉珠、伊春区二中副校长宋春丽到齐齐哈尔师范大学招聘老师。当他们看到邹广辉的优异成绩时,有意招聘他到伊春区二中任教。当时南方多家单位准备和邹广辉签订聘任书,但是家乡人的到来让邹广辉感到格外温暖,加之邹广辉非常孝心,父母体弱多病,需要照顾。他毅然放弃南方大城市的优厚待遇,回到家乡任教。邹广辉不但自己回到了伊春,而且还劝在同一个大学读书的女朋友李慧男也来伊春工作。
按照规定,邹广辉9月1日到伊春区二中正式上班。可是,7月初,看到学校有许多事情要做,暑假没结束,邹广辉就提前到校报到,开始工作。新学期开始了,学校很少让新毕业的老师担当班主任的重担,可是邹广辉踏实、认真的作风,得到了校领导的认可,高一新生刚入学,校领导就让比学生只大几岁的他担任高一(7)班班主任。从此,24岁的邹广辉满腔热忱地走上了3尺讲台,天天和这些学生们生活在一起,他用爱心、用智慧感染着学生。邹老师课讲得非常好,深受学生欢迎,并连续3年被评为校优秀班主任。
2004年8月1日,邹广辉和李慧男在新青举行了简单的婚礼。吃完晚饭,邹广辉对妻子说:“学生明天正式上课,今天有部分住校生返校,我想到学校看班,不然不放心……”李慧男也是一名教师,她非常理解邹广辉对学生的那份爱,很支持他,当即给他买了回伊春的车票。
学生王建国回忆说:“当晚6时多,我们这些住校生回到班级上晚自习,看到邹老师也来到班级里和大家一起学习,我们真是特别感动,今天可是邹老师结婚的日子,他真的太敬业了。”
一位老师说,邹广辉成家两年多了,可是一直没有要小孩。他是家中的独生子,他的父母一直希望能早日抱上孙子,可是邹广辉总是对父母说,等送走了这届毕业班再说。
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邹广辉是学校的骨干教师,他对学生的教育方式是“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3年来,邹广辉每天早上6时多就到学校,晚上10时后才离开学校回家,每天工作量超过14个小时。学校规定晚自习的时候老师轮流看护班级,可是邹老师却每天都来,包括休息日。
邹老师为人宽厚,真诚、平等地对待学生,有时课余时间还与学生一起玩耍,同学们都很喜欢他!他做事为别人考虑得很多,为自己想得却很少,他为别人做了许多好事也不说。
王建国同学说,上课的时候,学生们叫他邹老师,下课后,学生们叫他“小班”或是“哥们”。“小班”在的时候,不觉得怎样,但“小班”去治病了,才知道他在的时候我们心里有多踏实。
许芳同学说,每天早晨邹老师都早早地站在班级门前,笑呵呵地和每一位同学打招呼。每天一看到邹老师那灿烂的笑容,学习的压力就没有了。邹老师非常细心,他在班级准备了一个小药箱,还自费买了一些常用药,哪个学生感冒发烧,他就提醒他们及时吃药,以免耽误功课。
薛海同学说,班级里有5名体育特长生,他们每天下午都要训练。有时训练结束得很晚,错过了食堂开晚饭的时间,他们就到学校附近的小卖店买面包充饥。邹老师知道后,每当学生训练结束晚了,他就用自己的饭卡先到学校食堂打5份饭,等着学生训练结束时吃。这样,一买就是3年。
学生王杰说,他家住在美溪,是住校生,家长不在身边。高二时的一天晚上突发急病,邹老师将他背到医院。医药费需要300多元,可他当时没有这些钱,邹老师就替他交上了。事后,他将钱还给邹老师,邹老师却不要,说只要你好好学习就行,这些钱留着买些补品增加营养吧。
高一的时候,邹老师发现班级里有一个学生一天只吃两顿饭,而且每次只买饭,不买菜。经过了解,原来这位学生家里经济较贫困,每个月家里只给他30元钱伙食费。这对于一个正在长身体、学习任务又重的高中生来说,根本吃不饱。邹老师知道后,经常给他买水果等,还每月从自己的工资里拿出40元钱,贴补这位学生,直到现在。
有的学生在校外租房子住。邹老师最放心不下的就是他们,担心他们约束不了自己去网吧玩。所以,邹老师经常找他们谈心,还不定期地去家访,有时夜里他还到学生租房处进行突击检查,并经常用自己的钱给学生添置生活用品。
邹老师班级里一共有30多名住宿生。由于功课紧张,他们很少回家。为了减少学生的思家之苦,邹老师和妻子就当起了他们的家长,常给他们送温暖。每年冬天一到,李慧男就和邹老师一起来到街上,精心挑选30多副漂亮的帽子、手套,作为礼物送给每一位住宿生。不仅是学生,就是学生家长看到这些帽子、手套,常常感动得流泪。每逢佳节倍思亲。去年中秋节,由于学习紧张,住宿生没有回家和家人一起团圆,他们的心情都很沮丧。可是,当回到宿舍,他们发现桌子摆得满满的,有月饼和水果,月饼还是刚烤出来的,学生们知道,这又是邹老师夫妻给他们买的,他们在宿舍里高兴地喊着:“小班”够“哥们”!
邹老师不仅在生活上关心学生,在学习上也一点不放松要求。他不仅抓学生的语文成绩,而且科科不落。他常常求各科老师给他班学生开“小灶”,利用每周五下午的时间单独出题考试,邹老师还亲自批卷。去年12月,邹老师到哈尔滨出差,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买了不同的高考复习资料,分别送给他们。邹老师的真心付出,也换来了学生的优异成绩。在这3年的时间里,学生的成绩一直是在稳中呈上升趋势。
希望邹老师早日康复
大家这样评述邹老师:他是一位好老师,这样的老师不仅是孩子们的需要,也是社会的需要。但是,“慢性肾功能衰竭”正吞噬着他年轻的生命。
得知邹老师病倒的消息后,他所带的高三(7)班的学生都流泪了。每天上课前,高三(7)班的学生们都会伸着脑袋望向门外,盼着邹老师能回来给他们上课。
别看邹老师给学生花钱从不吝啬,可是邹老师经济条件并不宽裕。邹老师成家后,在市中心区河西居住。他的父母都是下岗职工,没有经济来源,邹老师夫妻就将两位老人接到家中颐养天年。而他的妻子是望奎县人,家里也不富裕,他们夫妇同时还要照顾她的双亲。邹老师很节省,不讲究吃和穿,参加工作3年,除了工作服之外,他很少买新衣服。有时,为了省钱,他一个人在办公室吃方便面。
经过治疗,目前邹老师病情稳定。但是,已经花掉了2万多元医药费。邹老师还需要继续治疗,高额的医疗费让邹老师一家人很无奈。
在病床上,邹老师想得最多的还是他的学生。他说,做老师虽然仅有3年,这些天,学生们天天给他发短信,就连以前从未见过面的一些家长也打电话问候他,他心里的感动无法言表,他对自己选择教师这个职业无怨无悔。唯一的遗憾是没有将学生们送到高考考场,他希望学生们集中精力,抓紧时间进行最后冲刺,高考考出理想成绩。
上图为邹广辉近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