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伊春4月12日电
林城晚报提供 记者 关加利 刘宇 张艳波
林城晚报讯(记者 关加利 刘宇 张艳波)不论是白雪皑皑的严冬,还是烈日炎炎的盛夏,在美溪区的休闲广场上总有一位挥拳踢腿、手舞七节鞭的老者,他娴熟地舞动着七节鞭,七节鞭在他的手里就像有了灵性。他就是喜好少林武术的王敏利老人。
偷习武功 鲜有人知
王敏利今年62岁,目光如电,精神矍铄,身体硬朗,虽然身形瘦小,但步履如飞,年轻人跟在他的身后都有些气喘吁吁。1954年,王敏利在南岔粮食分局参加工作,后来转到美溪粮食分局。
王敏利习武已有40多载,不论春夏秋冬,风霜雨雪,苦练不辍。王敏利精通少林刀和少林长拳等,尤其精通七节鞭。王敏利舞起七节鞭,忽上忽下,时左时右,出收有律,四面环绕,八面来风,铿锵贯耳。
性格内向的王敏利,习武只为健身,这些年来都是偷偷地练功,单位领导、同事极少有人知道他会武功。他怕人家说他没正事儿,家人也不希望他太张扬。
王敏利与老伴生有两个儿子,在儿子们小的时候,他十分希望把功夫传给自己的后人,可孩子们根本不喜欢习武,一让练功就哭闹,王敏利只好尊重孩子们的选择,不再强求。如今儿子已经成人,一个31岁,一个29岁,都在外地工作。儿子长大后,想跟着父亲再学习武术,可参加工作后又没有太多的时间与父亲在一起。王敏利没能将自己所学的功夫传给后代,这成了他们父子的遗憾。
从小体弱 习武健身
从儿时起,王敏利就体弱多病,两天一场小病,三天一场大病。母亲为此领着他看了许多医生,但收效甚微。孩子永远是母亲的最爱,母亲看到王敏利病怏怏的样子,看在眼里,疼在心上。孩子瘦弱的体质成了母亲的一块心病。
王敏利的母亲四处寻找能增强孩子体质的良方。有人给王敏利的母亲出主意,习武能增强体魄,强身健体。
在王敏利14岁的时候,母亲终于打听到南岔区有一位会少林武功的肖振清师傅。王敏利在母亲的极力主张下,几经周折找到肖振清拜师学艺。肖振清师傅收他做徒弟的时候已经七十多岁了。
苦练功夫 意志坚定
鞭有七节鞭、九节鞭、十三节鞭等。七节鞭属于软兵器,不太好学,会七节鞭的人也不多。
刚开始习武时,王敏利真是吃了不少的苦头。王敏利看着师父、师兄弟们将七节鞭舞得虎虎生风,他也毫不示弱,跟着照样子甩鞭,可怎么也弄不好,劲儿不是使得过强就是过弱,要不就是鞭的节奏与脚下的步伐不一致。人家的七节鞭想甩到哪儿就能甩到哪儿,而他的鞭头一甩就反弹,总往腰上、腿上、胳膊、脖子上缠,弄得浑身上下伤痕累累。
一次,王敏利练武后回到家中,累得躺在炕上一动不动,母亲看到孩子浑身是伤,脑袋上还被七节鞭头砸出了包,心疼得眼泪在眼圈里打转。她试探着问王敏利:“如果实在太苦,咱就别练了,又不指着这个吃饭。”
一听这话,王敏利一下子从炕上坐起来,反倒安慰起母亲来:“那可不行,虽然打几下,但一点儿都不痛。哪个练武的不吃苦,过几天就好了,你看我现在的长进有多大。”
说着王敏利从炕上跃到地下,给母亲展示了这一段时间学来的功夫,童子拜佛、老龙脱骨、金丝缠腕……看着儿子矫健的身姿,母亲流下了欣慰的泪水。
王敏利跟着师傅及其他七个师兄弟闻鸡起舞,起早贪晚地练功,白天在区粮食局车间干活,尽管工作很累,但他从不间断习武。
从此后,王敏利的身体素质有了极大的提高,他再也没有感冒发烧,练武使他拥有了健康的身体。
路遇抢劫 痛打歹徒
虽然王敏利习武的目的仅仅是为了强身健体,但在遭遇一次意外的拦路抢劫时,竟将两个歹徒打了个落花流水。
一次,王敏利到美溪区前进林场放粮。这天,天空中飞舞着雪花,他只身一人背着3000余元的放粮款,沿着大山里弯弯曲曲的小路往美溪区里走。
途中,王敏利感觉到身后有轻微的响动,他提高了警惕,继续往前走。猛然听到身后“嗖”地一声,王敏利一躲,一把菜刀从他的头顶飞过,紧接着蹿出两个歹徒,大喊:“赶紧把钱放下,还可放你一条生路,不然的话可要对你不客气了!”
王敏利没想到还真遇到劫匪了,两人一个猛扑过来,一个挥刀落下,王敏利一伸腿,便把其中一个撂倒在地,另一个上前和王敏利厮打在一起,但哪里是王敏利的对手,几个回合下来,两歹徒被王敏利打得浑身是伤。
劫匪知道遇到高人了,其中一个撒腿便跑,另一个被王敏利制伏。王敏利欲将其扭送到当地派出所,歹徒跪地求饶,说是因母亲有病无钱医治,才出此下策,说着说着声泪俱下。
王敏利是个善良的人,钱也没有被劫去,况且自己会武功的事也不想让单位领导知道,他劝告歹徒从此不可再为非作歹,否则再遇决不轻饶,歹徒千恩万谢地走了。
传授武功 其乐融融
虽然王敏利老人很少在公开的场合习武,处处低调处事,但他会武功的消息在美溪区还是不胫而走。
郑汝全、孙永存、商天一三个40多岁的武术爱好者,平日都爱舞枪弄棍,但仅限于自修自练,没有章法也没有套路,他们从来没有拜过师傅、学过艺。三人听说美溪区有个会少林七节鞭的老人,就通过各种渠道找到了王敏利老人。
见三人是诚心诚意地想学点儿东西,而且这三个人都有正式工作,不能出去惹事生非,言语、性格上也很是谈得来,加之王敏利也确实不想让自己学到的东西失传,经过再三考虑,将他们三人收做徒弟。
王敏利虽然对徒弟们说大家在一起只是玩一玩,但他对徒弟的要求是严格的:你们要想学就得坚持下去,必须得超过我,如果练不到我这样,就别练了。
性格内向的王敏利从来不用过激的言词去教训徒弟们,总是循循善诱指教弟子。如果谁的招式练得不好,有些泄气的时候,就鼓励他们:别泄气,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如果哪个动作不会,继续练,只要坚持,就一定能练会。
王敏利的徒弟孙永存虽然40多岁了,但七节鞭练起来,真的是招招见功夫。
孙永存介绍,师傅的为人特别好,刚开始给我们示范一招一式,告诉我们重心在哪儿,怎样摆头,如何才能少挨打。
刚开始练七节鞭“秦琼背剑”的动作,经常挨打,身上被打了无数的伤痕。在孙永存快没信心的时候,师傅鼓励他别泄气,慢慢练。王敏利师傅一个动作一个动作的示范,练了一周以后,孙永存的动作逐渐娴熟,终于不再挨打,将“秦琼背剑”这一动作练得炉火纯青,原有的颈椎病也几乎痊愈。
有了三个徒弟做伴,王敏利老人的思想也逐渐有了转变。过去总是怕别人笑话、不理解,现在有徒弟们陪着,师徒们习舞再不用偷偷地到小树林去了。
每天旭日初升或吃过晚饭后,师徒们打个电话约好时间,背上七节鞭到区内的广场上,将七节鞭挥舞起来,练出一身热汗,那心情,可别提有多高兴、多轻松了。
性格内敛的王敏利老人,现在唯一的心愿就是,徒弟们把他会的东西学好、学精,自己的功夫不失传,就心满意足了。
上图为王敏利老人在练七节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