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伊春4月11日电
林城晚报提供 □杨国奎/文
前些天,我在家写文章,自娱自乐。忽然,传来“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的优美歌声,我急忙奔出书房,只见电视画面上有一个女孩边唱边弹奏着一件长长的古筝,歌声清脆,筝音铿锵,旋律幽怨而婉转。我情不自禁地说:“《枉凝眉》,这是王立平为电视连续剧《红楼梦》谱的曲子!”于是,我想起了我们之间的交往。
1979年11月下旬,王立平、董国平两位艺术家到乌敏河林业局找我,我们在办公室里见了面。王立平几句开门见山的自我介绍,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他说:“我们想拍个短片,没拍成,去找王斐书记给想办法。王书记说:‘你们去乌敏河找小个子杨国奎书记试试看。’我们就登门找上来了。”见面后,我们自我介绍就算是认识了,在我的办公室里,像老朋友似的唠了起来。王立平说:“我们要拍《松·竹·梅》,哪知道在‘松’这个环节就卡壳了,到五营,都是大树,我俩想要拍的场景,特别是特写镜头,费了劲儿。”我说:“我看一下脚本好吗?”他说:“脚本在心中。”我让他说说看。他说:“‘梅’是现成的,把‘梅花香自苦寒来’演绎明白就可以了。”我说:“那么‘竹’怎么办呢?”他说:“请教了郑板桥老先生,现成的句子:‘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中。’”我说:你是胸有成竹啊!”接着,我又问:“怎么想起拍‘古董’?”他说:“我喜欢的本子还没找到,请我谱曲的本子我又不感兴趣。所以,我要在这个时间来完成《松·竹·梅》这个夙愿。”
在以后的交往中,我知道他还是个摄影家,对造型艺术造诣颇深。我心想,王老弟民族文化的底蕴不浅呢!这是心里话,没说出来。我问他拍短片的动机,他说:“杨书记,你难道愿意让我给那种对党有哀怨色彩的脚本谱曲吗?我不是党员,但是我佩服党。没有哪个党能够让中国人不饿肚子,可是中国共产党解决了10多亿人的吃饭问题。”他十分尊重自己的人格,是一心跟着党走的好人,在我心中燃起了对他的敬佩之情。
我让他谈他想像中的“松”,他说:“‘松’,特别是红松,在它幼小的时候,不畏严寒,顶霜傲雪;年龄渐长,英姿勃发,满身墨绿,披雪伫立,美哉少年;长大后,大雪压苍松,威武不能屈,伟岸挺拔;成材后,它的奉献精神,堪称楷模,把栋梁之材奉献给人类,奉献给国家!”我说:“你的腹稿很美,我听懂了。你设计的镜头这里都有,次生林和过伐林的疏密度,参差不齐的透光性,都会产生你描绘的效果。林学家王战先生在这儿搞了许多讲学样地。营林工程师老杜领我看过,就请他做你们的向导好了。”杜工和两位客人见了面,听王立平讲设想,下午就办,坐局里那辆吉普车去了林场。
下午,3个人回来得很早,两位客人笑逐颜开,董国平还吹着口哨。我问道:“效果如何?”两位客人几乎同时应声道:“棒极了,拍了300多尺呢!”我也没问是公尺、市尺,还是英尺,不晓得胶片单位如何计算。
乌敏河的饭菜极简单,四菜一汤,按成本计算。两位客人觉得很中意,边走边唠,回到招待所。两位客人表示不虚此行,十分感谢。我心想,我应该谢谢两位客人,他们胶片上的东西变成拷贝,到处放映,可以使人们看到红松的风采,知道它就生长在我们的小兴安岭上,多好啊!
“小老穷”用茶待客是正常的,我们一起饮茶、话家常,感情更贴近了。我下意识地叫了一声“王老弟”,告诉他们:“已经安排了运材汽车,在8辆以上,拍摄地点也选好了……”我想,一列满载红松原条的汽车,在群山峻岭之间的公路上行驶,这镜头一定很壮观!我安排汽管处的杨广文书记协办此事,告诉他可随时同王立平联系。
王立平这时也改了称谓,他说:“杨大哥,我是穷秀才,有作曲这一技之长,想给你们的局歌谱曲,这是第一次答应你们这一家。”我哪里写得出歌词,试说了像四言绝句,又有点儿像顺口溜的文字,他听了笑着说:“最好是长长短短疙瘩溜秋那种句子。”他吟道:“乌敏河的山,常青的山;乌敏河的水流不断……”我记住了这两句歌词,文采不济,直到现在,也接续不上下文。
“龙门阵”还在继续。我说:“王老弟,给你提点儿意见好吗?”他说:“洗耳恭听。”我直言不讳地说:“我在电视上看见你弹奏电子琴,你的《松·竹·梅》曲子配器时,还用那种洋玩意儿吗?”我认真地向他建议:“用民族乐器,洞箫、横笛、丝弦,肯定同你们这个‘古董’短片合拍。”两位客人会意地笑了笑。
1979年12月份,我去原林业部跑项目,就到住在和平里的王立平家做客。王立平正在为影片《少林寺》谱曲,他使用简谱。他已有了钢琴,说是战备时有人搬迁搬不走,很便宜就买下来了。他说:“我喜欢这个本子,宣扬国粹,得用心去做。”他向我讲了该片主旋律的构想,还说有首《牧羊曲》。言谈中,他流露出快意。他按动琴键,流淌出“少林、少林”的曲调。我祝他成功,还说:“《牧羊曲》就让弟妹唱吧,她是歌手。”他一连说了几个“不行”,又说:“那不成‘王家店’了吗?”我怕浪费他的时间,几次向他告别,他说:“我们还得唠呢!唠得了再走也不迟。”
他曾经寄给我多册刊载他的摄影作品的杂志,都是悼念周总理时拍的。我说:“难为你竟把底片保存下来了,那时是要抓‘小平头’的。”他说:“周总理在全国人民心中有着崇高的地位,人人敬仰,可是‘四人帮’这伙人连开追悼会也要抓人。反对‘四人帮’的人不计其数,我有很多工人朋友,他们给我当保管员,绝对的铁哥们儿!粉碎‘四人帮’后,底片就被这样保存下来了,这是人民怀念、敬仰周总理的历史记录。”我更加敬重王立平,以及他的人品!他的夫人很是温文尔雅,和夫君志同道合,也很尊重我这个山里人。
图为著名作曲家王立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