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伊春新闻网 > 新闻快递 正文
 温柔的陷阱
//yichun.dbw.cn   2006-04-07 10:32:42

  东北网伊春4月7日电

  林城晚报提供陶颖 记者 金守城

  她是一名高位截瘫的残疾女人,远在秦皇岛,谎称与我市某单位的主要领导有亲属关系,以能把金山屯区李某的孩子安排到这个单位为诱饵,加之在电话中她的话语透着温柔和魅力,让李某深信不疑,拿出8.7万元钱。

  那么,她是用什么手段让李某一步步迈进这个温柔陷阱的呢?

  陌生又亲切的电话

  李某经商多年,手头也算宽裕。去年7月的一天,他突然接到一个电话,里边传出一个女子的声音,直呼李某的大名,并说是他小学时的同学,自称叫“孙艳波”,家住秦皇岛,是当地一家医院的护士。

  李某怎么也想不起来他在秦皇岛还有这么一个女同学。他想关掉手机结束通话,但这个女人的声音就像磁石一样吸引着他。

  这名女子的声音细而婉转、温柔又斯文,语调里含着一种特有的节奏感,透着很强的诱惑力和一点儿挑逗性。她与李某交谈,就像与多年的老朋友交谈,没有一点儿陌生的感觉。当时李某想,唠呗,反正是她花长途费。从这儿以后,这个“小学同学”隔三差五就给李某打一次电话,时间一长,把李某的陌生感唠没了,与这个“小学同学”达到了无话不谈的程度。

  “女同学”伊春“有门路”

  在一次通话中,李某向“女同学”道出了自己的难心事。原来,李某有个儿子刚从部队复员,一直没找到工作,这成了李某的心病。当李某把自己的难心事说出来之后,“女同学”来了精神,说伊春市某单位的某主要领导是其亲属,通过这位领导,能将李某的孩子安排到该单位上班。由于长时间通话“唠”出来的关系,李某对这个“女同学”的能力深信不疑。接下来,李某对着手机一顿说感激话,并对“女同学”表达了谢意。“女同学”非常谦虚,说不用谢,让他等好消息。

  虽说“女同学”满口答应,没提“办事”需要多少钱,但李某认为办事得花钱。就这样,李在期待中等待着。

  编故事开始骗钱

  从那时开始,李某期待着“女同学”的电话。去年8月2日,他期待的电话终于来了。电话虽然通了,但她一句话也不说,里面传出来哭声,这哭声里含着痛苦和无助、柔弱和凄凉,这哭声紧紧抓住了李某的心。当时的李某十分着急,一个劲儿地问她“咋的了”。

  哭声终于停了,“女同学”悲切地向李某讲述了她为何而哭。她说,她哥哥出车祸了,双腿全都断了,现在没钱医治,可作妹妹的她却无能为力。说罢,又是一阵“如歌”的哭声。

  李某的心肠软,他听不了这个,忙说:“你别哭,治病需要多少钱?”问了半天,“女同学”才说:“你手头要是方便,就邮5万元吧。”李某赶紧张罗钱,一点儿都没耽误,就按照“女同学”提供的账号给款打了过去。李某心想,这钱就当办工作的好处费了。

  过了3天,“女同学”的电话又来了,还是先哭一阵再说话,这次的内容是她母亲因病住院,李某又给她邮去3万元钱。再后来,她说要到石家庄学习,李某分两次汇款6000元后,又给汇了1000元,说是让她买点儿衣服,出门在外别太寒酸了。就这样,李某先后给“女同学”邮了8.7万元钱。

  从那以后,李某就在期待中度日,但李某的期望落空了,他再往这位“女同学”的手机打电话,得到的回答是:“您拨打的手机是空号。”

  万般无奈报警

  “女同学”联系不上了,李某这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他于去年12月29日来到金山屯公安分局经侦大队报案。接到报案的当天,经侦大队就立案侦查。

  此案的唯一线索是李某提供的“女同学”废弃的手机号码。负责此案的侦查员赶到秦皇岛后,先到当地电讯部门查找以“孙艳波”名字登记的手机,虽然这部手机已经关机,但他们查出了在当地有3部手机都是用“孙艳波”这个名字登记的,其中有一部还在使用。

  当地公安机关对侦破此案给予了大力的支持,警方通过技术手段,锁定这个叫“孙艳波”的居住方位,于今年1月5日将正在家中的“孙艳波”抓获。

  见到“孙艳波”时,侦查员全愣住了,因为他们认识这个人,她是邓某,原是金山屯人,2003年搬到秦皇岛,是个高位截瘫的残疾人。

  侦查员在邓家查出9部手机,还查出邓列出的40多人的名单,在这40多人中,都是伊春市各职能部门和有钱的个体老板的名字和联系号码。据邓交代,她的9部手机是专门用于行骗的,名单上的这些电话几乎她都打过,也都是使用对付李某的办法,但上圈套的只有李某一个。侦查员问名单上的名字和电话号码是怎么得到的,邓说她每年都回伊春,到处走,在旅店和饭店住宿、吃饭时向人打听到的。

  邓某的行为已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月20日,金山屯区人民法院以诈骗罪判处邓某有期徒刑5年零6个月,并处罚金2万元。

来源: 林城晚报     作者:     编辑: 任桂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