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伊春新闻网 > 新闻快递 正文
下岗职工当猪倌
//yichun.dbw.cn   2006-03-29 09:35:16

  东北网伊春3月29日电

  林城晚报提供 记者 王忠来 孙阁霞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一名小小的猪倌,到企业总产值高达300万元的养殖大户。凭着一股永不服输的精神,张琦为自己撑起了一片多彩的天空。

  初春的一个下午,记者来到了伊春区琦利养殖场进行采访。张琦一边在猪舍中忙碌,一边向记者介绍他的创业经历。在张琦的人生经历中,不仅有创业的艰辛,也饱含着成功的喜悦,同时也告诉人们,“守业”比“创业”更艰难的内涵。

  下岗寻找出路

  高中毕业那年,张琦到原伊春市纺纱厂当了一名工人,在纺纱厂一干就是20年。

  1990年,张琦所在的纺纱厂宣告停产,张琦和其他工人一样,告别了“铁饭碗”。刚离开单位那段时间,张琦感到心烦意乱,整天把自己关在家里,不愿与人来往。

  后来在妻子的劝说下,张琦慢慢地振作起来,他清醒地意识到,靠单位发工资生活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今后的路要靠自己闯。

  在家人和同学的帮助下,张琦凑钱买了一辆出租车,做起了出租生意。开了两年出租车,不但还上了当时买车的本钱,还有了一些积蓄。后来,张琦又拿着这笔钱与朋友合伙做起了木材生意。

  当时,做木材生意还是挺赚钱的,可是张琦总觉得不是个长远之计。张琦琢磨,应该找点自己喜欢的事干,既能发挥自己的专长,又能服务于社会。

  养猪赔了血本

  张琦出生在兽医之家,祖父是位兽医,父亲是伊春区远近闻名的兽医师。受父亲的熏陶,张琦和弟弟对兽医这行也特别感兴趣。通过进修学习,张琦和弟弟还取得了兽医高级技术职称。“家里有这样得天独厚的条件,如果从事养殖业,发展前景一定不错。”经过深思熟虑后,张琦决心在养殖业上一展身手。

  1998年初,张琦走上了艰难的创业之路。

  张琦和其他11名下岗职工自筹资金,经原市纺织工业局及原纺纱厂批准,他们在原市纺纱厂闲置地建起了养殖场,饲养肉食猪。

  当年5月初,修建猪舍的工作开始了。工地缺人,张琦就把父亲请来做现场指挥兼更夫。没有房子居住,张琦和工人就借住在一间破旧的锅炉房内。锅炉房年久失修,外面下大雨,房内下小雨,天上雨停了,棚顶上还往下滴水。

  艰苦的环境丝毫没有动摇张琦的决心,一个月后,猪舍的基建工程顺利交工。按计划,张琦一次购进了10多头种猪和100多头育肥仔猪。

  经过半年多的精心饲养,肥猪长得膘肥体壮,母猪也要产仔了。可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就在他们准备往市场上销售肥猪时,生猪价格下跌。肥猪长够个了就得出手,越是拖着不卖,赔的就越多。万般无奈之下,张琦忍痛将肥猪卖了。

  1999年2月,母猪产仔了,为了提高仔猪的成活率,张琦一天到晚守在猪舍里。在阴冷、潮湿、气味难闻的猪舍里住了一个月,张琦瘦得已经不成样了。张琦的父亲心疼儿子,也搬进了猪舍,和张琦轮流为母猪接生和护理。

  常言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可是张琦在养殖业中摸爬滚打了3年,不但没有赢利,还亏损了十几万元。

  当初一起合伙的工人看赔了这么多,都纷纷退出不干了。家人看着张琦消瘦疲惫的样子,也非常心疼,都劝他别干了。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张琦非常沮丧,但最终他还是没有选择放弃,他暗自下了决心:“一定坚持干下去,而且必须成功。”

  靠着坚忍不拔的毅力,张琦终于走出了低谷。

  初见成功曙光

  2002年,养猪业终于有了转机,张琦的事业也蒸蒸日上,养殖场由原来的几百头猪猛增到上千头猪。

  企业刚刚有了起色,意想不到的问题又接踵而来,让张琦措手不及。

  2002年的7至8月份,正是母猪产仔季节。可是,张琦饲养的母猪产仔死胎率高达40% 。就是当了一辈子兽医的父亲,也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查阅大量生猪科学饲养资料、又到哈尔滨请专家鉴定,最终才找到猪仔死亡的原因。

  通过这次教训,张琦明白了一个道理,科学技术是发展养殖业的基础,不依靠科学技术,不靠科学管理,就没有成功可言。

  此后,张琦不断总结养殖经验,把理论知识与养殖实际结合起来,研究出投资少、实用性强、节约饲料、无污染的仔猪“补料栏”。既节省了饲料投入,又降低了成本,还减少了仔猪因补料污染而导致的消化系统疾病,提高了仔猪的成活率。

  为减少生猪发生疾病,张琦还专门制定了整套防、消、治、管的管理制度,做到猪病早发现、早治疗、一次性治愈。同时还建立了防疫、母猪妊娠、分娩档案,生猪生产达到了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生猪成活率达到97% 左右。

  敢想还得敢干。2003年,张琦把养猪场的种猪进行了改良。把原有的一半种猪分批淘汰,在哈尔滨、吉林等地高价购进了品种纯正、优良的大白、长白、杜洛克、皮特兰等瘦肉型种猪。除此之外,张琦又培育出了一些适合伊春高寒地区气候的优良种猪。仅在一年时间内,养殖场的种猪就改良完毕。

  为了扩大经营范围,张琦又在伊春区经营了一家兽医门诊,专门从事家禽、家畜的疾病防治、宠物治疗等,形成了养、防、治一条龙服务。

  自己富了不忘帮助他人。有了成功经验后,张琦不断为其他养殖业户无偿提供养殖技术和业务咨询等服务项目,还经常帮助养殖户解决一些养殖上的疑难问题,受到养殖户的好评。

  8年来,张琦一直没有忘记和他一同下岗的职工。李忠会下岗在家没活干,想做买卖又没有本钱,张琦知道后,主动为他提供仔猪、饲料和技术指导。在张琦的帮助下,李忠会尝到了养殖的甜头,逐渐摆脱了贫困。

  张琦体会过下岗后的难处,因此成立养殖场后,他就坚持用人就用下岗职工的原则。现在,张琦养殖场用了11名下岗职工,这些工人的年均工资都在6000元以上。

  放心肉受欢迎

  张琦养殖场生产的商品猪品种优良,瘦肉率高,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琦利养殖场的生猪生产也逐渐创出了品牌,商品猪销往山东、吉林、绥化、大庆等省市。为了让广大消费者吃上放心肉,前不久,张琦又在市中心区开设了一家“放心肉店”。

在采访中,张琦还向记者描绘了他今后的美好蓝图。张琦说,今年他准备再建一座570平方米的产仔保育舍,570平方米的育肥猪舍,将养殖场建成规模化的养殖企业。通过科学方法,将仔猪哺乳期缩短到28天,提高母猪产仔窝数,降低饲料成本。预计在今年年底,可出栏商品猪5000头。
来源: 林城晚报     作者: 王忠来 孙阁霞     编辑: 任桂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