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伊春3月9日电(记者 王玉梅)日前结束的首次大规模林业有害生物普查数据表明,我市目前林业有害生物总发生面积为1686.493万亩,总体看来,形势严峻,不容乐观。
据市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副站长王俊介绍,这次大规模普查,共普查林地4059.7745万亩,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为1686.493万亩,其中森林鼠害发生1311.3559万亩,占78%;森林虫害发生205.626万亩,占12%;森林病害发生122.8102万亩,占7%;林业有害植物发生46.7009万亩,占3%。
受林业有害生物危害的树种覆盖了人工林、天然林、苗圃、绿化区中的落叶松、红松、樟子松、云杉、杨树、榆树、桦树等所有经营树种,面积很大,形势不容乐观。
就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存在的原因,王副站长作了进一步说明。他说,大面积人工林是林业有害生物灾害发生的重要条件。因为,人工林树种相对比较单一,树木自身免疫力差,生长状况大大低于天然林,极易遭受林业有害生物的侵害。人工林中树木密度大、树距近,也为林业有害生物的传播提供了有利条件。另外,人工林中食物链脆弱,不利于林业有害生物天敌的生长发育。加之现在人们长期使用化学农药,对林业有害生物的天敌也具有一定的杀伤作用,天敌数量减少后,森林自然控制林业有害生物的能力也随之减弱。
此外,气候和丰山等自然条件也是林业有害生物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如干旱高温的年份易发生森林虫害,而湿度较大的年份则易流行森林病害。山产品丰收的时候,则有利于森林鼠害种群数量的增长。
针对以上客观因素,对林业有害生物的随时监测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对人工林内林业有害生物的跟踪监测更要放在第一位。还要做好产地和调运检疫,坚决杜绝林业有害生物的传出传入。采取有效环保型方法对林业有害生物进行处置,将林业有害生物控制在经济允许水平之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