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伊春新闻网 > 新闻快递 正文
借得东风开大船
//yichun.dbw.cn   2006-02-16 09:47:52

  东北网伊春2月16日电 “十五”期间,市委、市政府把招商引资工作作为全市重点工作任务强力推进,并提出了把招商引资作为“第一要义”、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的战略决策,积极推进全市上下的招商引资工作的开展,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推进机制,为开展工作打下良好基础。市委、市政府把招商引资列为全市重点工作之首进行全力推进,进一步摆上经济工作的突出位置,2005年成立了以市委书记杨喜军为组长的引资工作推进领导小组,同年组织召开了“伊春市对外开放招商引资工作大会”,会上,对招商引资贡献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了表彰奖励,进一步调动了全市上下招商引资的积极性。在招商引资工作中领导带头,市委书记杨喜军、市长许兆君在全市领导干部大会及各种会议上反复强调招商引资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市级几大班子都亲自部署招商引资工作,亲自参加重大招商活动,亲自接见重要客商,亲自为客商解决问题。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全市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党政主要领导要用三分之一时间抓招商,使全市上下出现了抓招商、跑招商的喜人局面。为了促进招商工作的落实,市政府把招商引资指标层层分解落实到各县(市)、区(局),签订了责任状,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并对市政府出台的原招商引资、实际利用外资指标等专项考核奖励办法进行了修订、完善,进一步增强了推进力度。市招商引资领导小组办公室于2004年创办了《简报》,及时通报伊春市辖各地招商引资开展情况,切实加强了招商引资、项目推进的动态管理。为了促进招商工作扎实开展,取得实效,市商务局(招商局)建立和推行了“招商效益统计制”、“虚假项目责任追究制”和“签约项目跟踪问效制”三项制度,使前期招商与后期落实以及所取得的实际效果统一了起来,做到了及时统计、全程跟踪、时时监控,促进了招商引资工作的健康有序发展。

  积极组织开展各种招商引资活动,对外合作领域进一步拓宽。我市通过采取“大兵团”宣传推介招商到定点定位突破性推介招商等形式,先后组织企业开展了一系列招商活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01年以来我市累计参加国家、省或各地市组织的招商活动32次,自行组织招商活动10次。规模较大的有:我市2001年4月份在上海举办的伊春(上海)产品展销暨经贸洽谈会;2003年8月份在大连举办的黑龙江省伊春市小兴安岭大森林绿色食品展销广场活动;2004年8月份我市组成由市委书记杨喜军带队的招商团体赴珠江三角洲、浙江、江苏、辽宁、上海等地开展招商活动;2005年我市由市委书记杨喜军、市委副书记陈学平、市政府副市长王志山分别带队赴合作基地开展的招商活动。

  创新招商引资工作方式方法,取得可喜效果。2005年我市推出了通过建立招商合作基地实施重点定位招商,推出了“阵地战”招商的新方式。市委、市政府于2004年末提出了建立招商合作基地的指示,要求各县(市)、区(局)要在南方发达地区建立自己的招商合作基地,以合作基地为中心辐射周边城市。各地通过精心酝酿准备开始全面实施。目前全市各地围绕广东省、浙江省、福建省、江苏省、山东及北京、天津、上海等18个省市分别建立了招商合作基地。各合作基地按照市政府的保证达到“三个有、二个功能、一个至少”的要求,即有专门人员、有办公场所、有详尽的资料;宣传推介伊春功能,收集信息掌握功能;每年保证至少签约一个项目。这样我市基本形成了一个以各单位的合作基地为网络连接点,覆盖周边地区的大招商网络平台。我市还积极采取了网上招商、广告招商、上门招商等形式开展招商引资,利用国家商务部网站下设的地市商务之窗招商网积极推介重点招商项目,各县(市)、区(局)也都主动出击,赴外省市开展招商,使招商引资渠道进一步拓展。

  创建优良发展环境,为企业搞好协调服务,促进了安商工作。一是积极开展“领办承办”业务,为企业及投资者提供高效快捷的服务。去年初以来,我市推进了首问负责、限时办结、服务承诺等六项制度的落实,通过服务督查中心,积极为企业和投资者开展“一条龙”式的“领办承办”业务,拓展了服务的领域和内容,并受理了各方面投诉,有力地保护了企业和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借得外力开大船。“十五”期间,我市招商引资工作的深入开展,强有力地推动了我市经济的快发展、大发展。我市2001年国内招商引资到位资金5.2亿元,完成年初指标5亿元指标的104%,同比增长18.2%;2005年国内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8.4亿元,完成年初指标10亿元的184%,同比增长 34.3%,与2001年同比增长253%。5年来累计引进到位资金48.34亿元;“十五”期间我市实际利用外资为2463万美元。

来源: 伊春日报     作者: 廉玉梅     编辑: 曲宏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