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伊春新闻网 > 新闻快递 正文
插上双翅好腾飞
//yichun.dbw.cn   2006-02-14 09:39:29

  东北网伊春2月14日电 林区要发展,科教要先行。“十五”期间,我市把“科教兴市”作为加快全市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之一,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发展科技教育为基础保障,支撑和带动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一个依靠科技进步、人才兴市,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氛围在我市全面兴起。

  “十五”期间,我市始终把发展教育作为先导性、基础性、全局性的“奠基工程”,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尊师重教的氛围比任何时候更加浓烈。 一项项工程相继开工、在建、竣工,一项项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振兴教育计划相继实施,2005年,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历史以来最高规格的全市教育工作会议,出台了《关于加快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描绘了我市教育发展的宏伟蓝图和总体目标,启动了恩泽林区未来发展、惠及全市132万人民福祉的“教育振兴”工程。

  办学条件得到较大改善,共计投资1.51亿元,新建校舍17.08万平方米,维修校舍5.9万平方米。

  教师工资待遇有了一定提高,政办教师工资普遍高于当地的公务员,企办教师工资明显高于本企业其它行业工资水平。广大教师保持了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教师的典型群体。学校布局高中由26所调整到13所,小学、初中由586所调整到314所,教育资源得以优化,办学渠道进一步拓宽。

  令人欢心鼓舞的是,教育教学质量有了大幅提高。全市从强化教育教学研究、加强教育教学管理入手,实行教育教学质量目标管理,有针对性地加大了素质教育整体推进力度。“两基”巩固提高工作顺利通过省级验收,其中三个区(局)荣获省先进县(市、区)称号。全市开展了新一轮县市区教育综合水平评估工作,其中7个县区接受省级评估,3个区局获奖。2005年全市小学、初中毕业生合格率分别达到97%、85%,高中会考通过率为95%。

  “十五”期间我市科技工作再创佳绩。实施科技项目787项,新增产值10.04亿元,利税1.59亿元。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原动力。

  我市科研机构和企业从发展需要出发,锐意创新,开发出了一系列先进适用技术,共取得市以上科技成果126项,获市以上科技进步奖128项,分别为“九五”期间的80.3%、143.8%,成果质量明显提高,获全国发明展览会三金一银三铜七块奖牌,我市共组织实施市以上产业化项目70项,新增利税5362.7万元,分别为“九五”期间的66%和370.1%。高油大豆品种推广项目,实行良种良法相结合,不仅提高了大豆质量,还提高了大豆产量。我市高油大豆累计推广面积68.2万亩,增产748万公斤,共增加经济收入1169万元,推进了我市质量效益型农业的进一步发展。西林钢铁公司积极推广应用转炉溅渣护炉技术,年新增值1400万元,节约开支100万元。

  “十五”期间,我市科普工作异常活跃,连续开展了5届“科普之冬”活动。据不完全统计,活动期间,年均培训人员达1万余人次,推广先进实用技术50余项,为广大农民、下岗职工群众等送科普资料3万余份,我市连续5年被省科普之冬领导小组评为先进单位;连续开展了5届科学致富创高产竞赛活动。全市每年有1000多农户参加这项活动。截止2005年底,全市已建成科普文明社区102个,科普文明示范户510个,科普志愿者队伍已经发展到1000余人。

来源: 伊春日报     作者: 付晓秀     编辑: 曲宏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