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伊春12月16日电 今年以来,美溪区缓岭所走特色之路,全力打造伊春黏豆包第一村。
缓岭所共有人口1280人,有耕地3805亩,大部分群众属非林业职工,农产品主要以大豆和当地玉米为主。近年来,随着绿色食品逐渐受到人们的青睐,缓岭所的个别群众等到冬天就把自家做的黏豆包拿到市场上兜售,收入比较可观。渐渐的,缓岭的黏豆包在市场上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据统计,仅2004年冬季,缓岭所共有94户居民生产了黏豆包,生产黏豆包户数达到了总户数的20%,产量达到了2.8万公斤,总产值实现了6.7万元。
缓岭所班子经过认真思考,决定将这个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利润可观的黏豆包项目做大做强,于是立即对黏豆包项目进行了深入的调查。通过调查发现,目前市场上供应的黏豆包大部分是从阿城、双城市运来的,市场占有率在80%左右,缓岭的产品虽然在质量和价格方面均有优势,但市场占有率却不足10%。在广泛调查的基础上,他们对黏豆包项目的生产成本进行了进一步测算,如果按每亩土地产黏玉米225公斤计算,可产黏豆包460公斤。如每公斤售价2.2元,每亩地可实现收入1012元。这相当于种植大豆每亩收益的2.5倍。如果将产品进行包装,打入超市,每公斤售价可增长到4元。
为了使黏豆包项目能够快速健康发展,班子成员经过认真研究,决定采取“经营所先扶持,协会再规范”的措施进行运作。目前,缓岭黏豆包已完成“缓岭”牌商标注册。相关产品还有玉米(加工过的)、粗玉米粉、细玉米粉、煎饼、面条、蜂蜜、蜂王浆等十种。
经营所派人到阿城的亚沟和双城的豆包村参观取经,学习和借鉴他们在生产、销售、管理等方面的经验,以进一步提高自身项目建设水平。为了确保产品的质量,叫响品牌,成立了黏玉米制品协会,把产品联合起来进行批发,由过去的小作坊散经营,变成现在的统一销售,使产品得到了进一步规范化、集团化。
缓岭所一班人为了开拓市场,首先选择了伊春区,通过用真情、真意、真心感动业主,建立了13个零售网点,如今产品供不应求。据了解,今年冬季该所可完成产量9万公斤,实现产值24万元,户均增收500元的目标。
缓岭所迈出了打造伊春黏豆包第一村的步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