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伊春12月15日电 五营区坚持走经济转型与城市发展相结合之路,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和拓宽投融资渠道,加快了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了城市功能,提高了城市品位。城市转型步伐的加快,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今年头10个月,全区生产总值完成3.9313亿元,同比增长13%;工业增加值完成2.0342亿元,同比增长19.8%;优势特色产业增加值完成1.9835亿元,同比增长22.5%。
五营区领导班子成员认为,由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的林业城市向结构合理、特色明显、功能齐全的综合型生态园林城市转型,就要按照全面经济转型的总体要求,逐步把中心城镇建设成为交通便利、设施配套、环境整洁、各俱特色的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区。为此,他们首先立足于加强中心城镇建设。在建设中,他们按照“林在城中,城在林中,城中有绿,绿中有城,城中有水,水中有城”的建设理念,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从年初开始,区政府多次召开区长办公会议,研究城镇建设工作。依照国家规划法和省、市规划管理相关法规、办法,结合本区城镇现状,制定了总体发展规划。按城市功能,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将道路、住宅、供排水、供热、通讯、电力、环卫等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全部纳入规划之中。按近期、中期、远期目标,分阶段实施,有计划地安排建设项目。对近期能规划建设的项目,政府列入重点实施之中,在进行可研、论证、设计、编制预算后,严格执行区、市两级规划审批程序。与此同时,今年区政府采取对上争取、自筹和吸纳民间资金等办法,共筹措资金近2000万元,用于城镇建设。
五营区在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中,围绕道路硬化、城镇美化、街道绿化、环卫净化、灯饰亮化的“五化工程”而进行。从年初至今,先后建黑色路面3.7公里,白色路面1.9公里;在“二道街”铺设人行步道板1320延长米,安装路灯29盏;在汤旺河大桥引桥上新安装桥头路灯8盏;改造河南大桥152米,彻底消除了大桥的危险隐患;开发建设沿河公园11.6万平方米,将1170米长的沿河堤坝加宽4米,在坝顶铺设人行步道彩砖3510平方米,坝内侧新建4米宽机动车道;在沿河公园的一端新建健身广场5600平方米,安装各种健身器材20台套;在河北新建三角地休闲小区1.8万平方米,铺设人行步道240米,植树1500株,种草1.5万平方米;建设小区围栏650米,铺设人行步道2051平方米,新建铁艺大门4扇,更换楼门72扇;改造供热管网2800米,更替、改造供热锅炉7台;改造和延伸自来水主支管线934米,维修水井7眼,新增自来水入户548户;新建经济实用住宅楼一栋、3800平方米,可使36户职工群众搬进新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