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伊春12月13日电(记者张桃)“谁能帮我翻译法文材料?有外商要与我合资,我却看不懂他的法文来信,无法与他联系。”12月12日,一位自称在市中心区“5·23”小区开按摩诊所的张女士向本报反映如上情况。
据张女士讲,2003年,她发明的治疗腰腿痛的中药配方获得国家专利。在网上公布后,她多次接到有关这方面的来信。12月11日上午,她接到邮局给她送来的一封信。这封信很特别,除一张写有中文的信件外,还有两张写满外文的信件,她向记者出示了她收到的信件。
在这张中文信件中这样写:“我是负责接待法国来华旅游团的领队,法国投资家威廉姆斯先生来上海观光考察时,由我负责接待,他在华期间注意到你的一些专利,决定投资。
“由于时间关系,他已经返回法国,返回法国之前,他委托我把信函寄给你。为了能够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准确,他使用自己的母语(法语)在我的手提电脑里写了这封信。
“我曾经在法国居住过半年,懂得一些法语,他付小费让我翻译后寄给你。可是,他走后我发现,由于信函中涉及专利的术语,我无法准确翻译,为了避免误解信函中的专利术语,我不得不放弃翻译,只好把法语信函打印后寄给你。”
在信的结尾还写到:“为了使你的意思表达准确,你回信时最好也使用自己的母语(汉语),他会请在法国的华侨帮他翻译的。”
这封不知发信人的外文信件,让张女士十分为难。张女士很想知道信里写的是什么,以便回函。为此,记者也曾为她联系了一些部门,但都没有找到能翻译法语的人,这里恳请懂法语的朋友能与本报联系,帮助张女士解燃眉之急。本报联系电话:0458-36001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