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伊春10月19日电
林城晚报提供 记者 徐尚宏 见习记者 葛婧 摄影报道
9月1日,是黑龙江省伊春林校育新汽车维修培训中心开学的日子,也是陈良波一生中最难忘的日子,因为他梦想中的学校终于办了起来。
夫妻下岗
陈良波自小在翠峦区长大。1993年,他从技工校毕业后,被分配到翠峦区铅锌矿厂当工人。由于陈良波对电力维修有一些研究,进厂后,他并没有从事在技校所学的采矿专业,而是被分配到电站,负责给铅锌矿送电和对发电机的维修工作。
1995年,23岁的陈良波与同事周秀波喜结连理。结婚后一年,妻子周秀波辞去了矿上的工作,专门在家照顾丈夫和刚出生的孩子。
妻子离职后,生活的重担落在陈良波一个人的肩上。起初,300多元的工资还勉强可以支撑3口人的生活,到1996年,铅锌矿厂的效益逐渐下降,工资很难保证。陈良波和妻子商量后,决定离开矿厂,举家搬迁到伊春区。
搬到伊春区后,陈良波和妻子打算做客运生意,两个人把这几年辛辛苦苦攒下的8000多元钱全部拿了出来,还向亲戚朋友借了几万元钱,买了一辆二手小客车,做伊春区到汤旺河区的旅客运输。可是,令陈良波没想到的是,客车的状态非常不好,跑几趟下来就需要大修一次,实在没办法,陈良波只好把客车卖了。仅两个月的时间,陈良波就赔了13000多元钱,不但没挣到钱,还身背4000多元钱的债务。
1996年底,陈良波经人介绍来到伊春区政府修配厂,在那里学习汽车电器修理。由于陈良波是新手,而且又是学徒,所以每个月只有60元钱的工资。这60元钱怎么养活一家3口人啊!在修配厂干了一个月后,陈良波再次辞职。
虽然在修配厂挣的工资少,很难养家,但在那里的一个月让陈良波学到了很多技能,当他看到每天到修配厂修理汽车电器的人非常多,而开这种修理部的人又非常少时,就想自己是不是也能开一间这样的修理部呢?
汽车修理
1997年初,陈良波在市中心区高山街路边租了一处平房,筹备自己的汽车电器修理部,又把家里仅剩的几百元钱拿出来买了一套修理工具。说干就干,没多久,陈良波的修理部就建成了。修理部是建好了,可是一连几天没有生意上门。陈良波心想,修理电器这种活,一般人都愿意到自己熟悉的地方去,而自己刚刚搬到伊春区,初来乍到,认识他的人少,当然没有生意。
思来想去,陈良波看到离家不远的地方有一个汽车修理部,那里的生意不错,经常有人排号等待修车,他突然冒出了去那里帮忙修车的想法。每当那个修理部客源充足的时候,他总会到那里去,与等待修车的人闲聊,询问他们车哪里出了毛病,如果遇到自己熟悉的问题,陈良波还不时地与他们讨论有关汽车电器修理的事情。和一些前来修车的司机熟悉了之后,陈良波告诉他们自己在不远处开了一家专门修理汽车电器的修理部,如果他们到那里修理的话,不但可以为他们尽心尽力地服务,而且在价格上还可以给予很大的优惠。
由于陈良波的技术好,修理部的生意一天比一天红火,往往其他一些修理部解决不了的问题,在他那里都会迎刃而解。久而久之,在汽车电器修理这个行业中,陈良波小有名气,他的修车技术得到了许多客户的认可。
1998年的一天,陈良波在翠峦局胜利林场的老邻居李叔领着一个男孩来到修理部,想把自己的孩子交给陈良波,让他学些手艺。见到老邻居后,陈良波格外热情,他知道李叔家的生活困难,而且这个孩子非常聪明,如果跟着自己学习汽车电器修理一定错不了。
经过一段时间的传授,陈良波觉得这个孩子已经学会了汽车电器修理的基本技能,可以出徒了。为了让李叔一家人的日子过得好一点儿,陈良波不但把自己的技能全部教给了这孩子,而且还帮助他在市中心区开了一家汽车电器修理部。
从陈良波的修理部开业到现在,他先后带了20多名徒弟,而且技术都很好,现在有的已经自己开店,有的在修配厂担任重要的修理工作。
开办学校
俗话说:“教会徒弟,饿死师傅。”陈良波带过的几个徒弟先后开起了修理部,这自然影响了陈良波的生意,为此,陈良波也后悔过,想过从此之后不再带徒弟了,可是,这种想法很快又动摇了,他看到那些经济困难的人,因为在他这里学到了手艺而慢慢让自己的家庭富起来,觉得这是一种享受。但是,一边经营修车部,一边带着徒弟,繁重的工作让陈良波感到有些力不从心,很难两方面都兼顾到。
能不能自己开办一个学校,传授修车技术呢?有了这个想法后,陈良波做了一系列的考察,经过反复思考,陈良波决定,无论多困难,一定要把学校办起来。
今年3月,伊春市育新汽车维修培训技校隆重开学,但是由于资金紧张,校址选择的地方比较偏僻,许多家长带着孩子来到这里后,看到学校很简陋,有的甚至认为他的学校是骗人的,就又把孩子领了回去。看到这种情况后,陈良波想,既然要办学校,就应该像模像样,随后,便与伊春林校联系,没想到自己的想法与林校领导的想法不谋而合。经过研究讨论,9月,他与伊春林校联手创办了黑龙江省伊春林校育新汽车维修培训中心,主要教学员们电工、焊接工艺等技术,并且从哈尔滨、肇东等一些汽修学校聘请专业老师给学员们讲课。陈良波说,他偶尔也会去给学员们传授一些实践性的知识,而且在业余时间,这些学员还可以到他的大众电器维修中心去实习。
就在记者采访时,一个远在南方的先生给陈良波打来电话,询问他有关汽修学校学员们的一些事情,想从他这里招一批掌握汽车电器修理技能的人。陈良波告诉记者,他几乎每天都能接到这样的电话。他说,现在社会上非常缺少懂得汽修专业的技工,特别是一些南方的大城市,更是缺少。
看到昔日的梦想变成了现实,陈良波十分欢喜。他想,一定要把这项事业好好地发展下去,让更多的人从中受益,让自己的付出更有意义。
图为陈良波正在修理汽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