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伊春新闻网 > 图片新闻 正文
要写一首歌唱伊春的歌曲
//yichun.dbw.cn   2005-09-26 09:37:37

  东北网伊春9月26日电(见习记者 刘莹 刘宇 摄影报道)“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给爸爸捶捶后背揉揉肩,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呀,一辈子总操心,就奔个平平安安。”23日,记者终于有幸在伊春兴安塔上采访到了这位来我市采风的著名作词家车行老师。

  带着一付宽边眼镜,饱满的额头、稀疏的头发,配上一件米黄色外套,肩上随意地背着一个小黑包,眼神里透露着思索的目光,宽宽的肩膀有着黑龙江人宽广豪迈的个性,这便是车老师给记者的第一印象。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车行老师不仅没有想像中的大作词家的架子,并且还很幽默善谈,说话十分谦虚。当词曲家们来到兴安塔上时,车行老师就像个小孩子一样大口大口地吸着新鲜空气,并告诉我们这是最好的洗肺方法。

  当记者希望他能给伊春的音乐爱好者介绍一下他的创作经验时,他热情地说,想要做出一个好的曲子,要有笨鸟先飞的精神,辛勤耕耘,巧能生华!要不计得失,要融合到生活当中,去体味生活,让生活去触动你的心灵,把所有的情感融入到创作中。就拿《常回家看看》来说,当时社会由于飞速的发展缺少这种亲情,“父母”——这含义厚重的称呼,辛苦、劳累是它的代名词。儿时学走路的左右陪伴,年少学做人的循循善诱,一路辅佐踏入了社会,还有他们终身的牵挂。当父母已青丝染白发时,扪心自问,儿女们又为父母做了些什么呢?当有一天你也为人父母时,父母当年的辛苦付出就会化成今天我们感激的眼泪和满心的后悔。这种情感触动了我的心弦,写下这首歌,将曾被荒疏的情感,流淌到了当今每个奔忙浮躁的都市人的心坎里。于是,这支歌不仅红遍了中华大地,更在世界上凡有华人的地方迅速蔓延。

  说到这首歌的曲作者戚建波,车行老师的话就多起来了。我们也才知道如此感人肺腑的曲调出自戚建波不到5分钟的创作。1998年1月份他接到车行老师写的这个歌词的,含着眼泪完成的谱曲,可能就是一种很浓烈的亲情拨动了他的心弦吧。

车行老师告诉记者,此次是他第二次来伊春。第一次来伊春时是与李昕老师一起来的,是为了歌曲《家住伊春》而来采风的。谈起两次来伊春的感受,车行老师不由地感叹说,伊春真是太美了,来到这里真是投入了大自然的怀抱!这次来伊春他最大的感觉就是伊春的变化真是太大了,最后,车老师希望通过此次来伊春采风,能把对伊春的感受变成灵感投入到创作中去,并希望与戚建波老师再次联袂,写出一首反映林城伊春自然风光的歌曲,并让它广为流传。
来源: 林城晚报     作者:     编辑: 任桂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