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伊春9月21日电 今年以来,南岔区把构筑生态产业体系作为提升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内容,坚持高起点、高标准,编制完成了《南岔区生态区建设规划》。通过生态产业体系的建设,切实改善和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最大限度地消除生态环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因素,营造适宜经济、社会发展的生态环境,在全社会形成关心支持生态产业体系建设的文化氛围。
以多种宣传教育方式,构建生态认知体系。这个区通过召开专题会议、座谈讨论等形式,阐述生态建设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编制了112条的生态区知识问答手册,内容涉及生态产业、生态城镇、生态人居环境等多方面生态科普知识,在广大职工群众中深入开展了生态知识和文化宣传普及。从而,在全区上下形成了生态产业体系建设是一项与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密切相关的公益性事业,是一项全民性工程的共识。把生态建设作为一项关乎长远的重要工作来抓,已经先后举办了6场大型生态文化演出和报告会。现在,该区正在筹备建设一处生态教育认知展馆,以图片、实例对比的形式,向职工群众充分展示生态建设给他们带来的实惠。
以加大森林管护力度,构建生态保护体系。随着全民生态意识的提高,他们不断加大生态知识的宣传教育和生态区建设的力度,落实了一系列严管、严查、严办措施,森林资源得到了有效的恢复和保护。以往红松结实季节,出现的折树头、掠青、放鲜树,以及林场所职工烧好材等现象得到根本杜绝,野生动植物的种群数量有了明显增多。他们对林业用地实行全面管护,大力发展生态效益型民有经济林,以速生丰产林为主,以经济林为辅,充分利用荒山荒地、林间空地、河边路旁、房前屋后大力发展柳编原料林、刺五加和其它木本经济作物,提高森林覆盖率,增强自然资源的恢复与保育能力,有效地改善了生态环境。现在,全区森林覆盖率76.8%,民有林户已发展到169户,总面积达到28406亩,以"三山"(山野菜、山野果、山药材)为主的经济林发展到了21142亩。
以改变“靠林"生存观,构建职工自我发展体系。在谋求经济和社会发展上,这个区把生态建设放在首位加以考虑,引导职工树立依靠森林综合资源致富,靠生态效益致富的新观念,引导扶持职工大力发展家庭经济和多种经营,从事种养采加各业。他们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根据自身资源、地缘、技术等优势,因地制宜确定发展项目,通过选树典型,组建协会等方式,扶持引导职工群众因地制宜发展职工自营经济。今年,仅地栽木耳就达3000万袋,比上年增长1000万袋。目前全区职工自营经济从业户已发展到11997户,从业人员达22988人,今年上半年实现产值8325.8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