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伊春8月24日电(见习记者 刘莹 刘宇 摄影报道)22日,市中心区5·23居民徐法信清晨在北山晨练时,采到一个貌似蘑菇的菌类。它实体较大,圆柱形高18厘米,海绵质中空。菌托粉灰色,直径5厘米带菌裙。菌盖钟形,高宽各3.5厘米,具显著网格状,内含有绿褐色臭而粘的孢子液。顶端平,有一穿孔,底座如同盛开的莲花,十分肥大(如图),底座下有一须根,有一股难闻的气味。徐先生从来没有见过这种菌类,感到很新奇,送到了有关部门进行鉴定。
根据市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刘旭东鉴定,这是一种叫短裙竹荪的菌类。可食用,需将菌盖和菌托去掉。此菌煮汤,能防菜肴变质,按现在天气3天不会变质,如和肉食共烹能防腐。在贵州民间可以治痢疾。子实体的发酵液有降低中老年人血脂,调节脂肪酸及预防高血压病。目前国际市场上每公斤短裙竹荪干品收购价达1000美元。
这种短裙竹荪在东北林区针、阔叶林腐殖土上单生或群生,仅限于野外采收,数量极其有限,受养殖技术限制,还不能大规模养殖。
据了解,竹荪素有“真菌皇后”之美名。竹荪菌种类世界上已知有10种,我国已知的有6种,通常供食用仅3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