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伊春8月17日电
富珍可是个能人!带岭区双兴村的村民们都这样说,富珍致富了,凭的是她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先人一步的理念。
富珍今年38岁,1996年开始经营协力木制品厂,以加工门窗套为主。厂里有10多名工人,每天吃在厂里,看着每天的剩饭白白倒掉,富珍觉得可惜。1997年春,富珍买了两个仔猪,养到了年末,杀了给工人搞福利,既节约了粮食,又提高了工人的积极性,一举两得。此后,富珍每年都要在厂里养上几头猪。
随后,富珍养猪的数量每年都在增加,期间,富珍体验到了养猪的乐趣。进入新世纪,林区的资源进一步匮乏,由于原材料短缺,木制品厂的效益开始下滑。企业不能再继续这样下去,应该选择项目,马上转产。富珍和丈夫商量发展养猪业,因为没有养殖经验,丈夫起初不同意,并数次劝她说:“你还是好好想想吧,不要以为养过几头猪就能发展养猪业,选择项目千万要慎重呀。”
丈夫的话有道理,没有科学的饲养技术和丰富的经验,大规模养猪必定要失败。2000年春天,富珍先后来到哈尔滨市、绥化市等地的大型养猪场参观学习,并购买了大量专业书籍埋头苦读,记下了几万字的笔记。富珍的行动打动了丈夫,他开始全力支持木制品厂转产投入养猪业。
原来的车间和仓库改造成了猪舍,存放木料的地方堆满了饲料,富珍又从呼兰抓来优良的种猪。富珍每天从早忙到晚,种猪生产、猪群防疫、饲料配制,别人没有技术,做什么事情都得以她为主,一个简单的饲料配制都是极有讲究的,水、料如果搭配不得当,会影响到猪的生长。
2001年春,场里的30多头仔猪需要阉割,可是附近的两位兽医都有活儿,没有时间。无奈之下,富珍只好出高价从呼兰请来兽医,使仔猪得到了及时的处理。事后,富珍想,自己一定要学会这门手艺,这样既省钱,又省时间。听说永兴村的养猪大户赵大明不但猪养的好,还有一手劁猪手艺,她就多次来到赵家,虚心求教。在赵师傅的悉心传教下,富珍很快掌握了这门技术。之后,富珍将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在专家的指点下,很快掌握了种猪生产、仔猪存活、仔猪保温、猪群防疫等几套技术。这样下来,富珍每年能为养猪场节约费用上万元。
当谈到第一次劁猪时,富珍尴尬地笑了:“那活哪是女人干的啊,都是给逼出来的,拿着劁猪刀,手一个劲地抖,看着仔猪在那里嗷嗷地叫,心里还真不是滋味。仔猪在这个过程中还不老实,不小心的话,会弄的你满手都是屎和尿。”“现在好了,我手起刀落,仔猪阉割工作就能完成,前后不用几分钟。”
功夫不负有心人,科学化的管理,产业化的经营模式,使富珍的辛勤劳动得到了丰厚的回报,猪舍规模不断扩大,由原来的200平方米扩大到现在的1000平方米,品种由原来单一的大白,发展到了纯种的比利时长白、度洛克、双脊纯等多个品种,年出栏优质肥猪1000多头。一组组的数字肯定了富珍的劳动,一排排猪栏标志着富珍养猪的成功。
开始,供给养猪场的饲料全部由外地购进,成本较高。其中的糖化饲料,在冬季养猪场的需求量非常大。糖化饲料是生产白酒的副产品,如果自己有了白酒厂,在创造效益的同时,生产出来的糖化饲料供给养猪场,产业配套,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于是富珍又有了新想法:办一个酿酒厂,在酿造白酒的同时,生产出来的糖化饲料又可以解决养猪场的部分饲料供给问题。
酿酒,工艺上有很高的技术要求,富珍原来从未接触过,但有了养猪的成功经验,她认为只要有锲而不舍的劲,什么样的难关都能攻克。接下来,富珍开始刻苦钻研酿酒技术,远赴辽宁、吉林等地学习酿酒技术,并结合我市地产酿酒原材料的特点,制订了一套切实可行的酿造方案。
想法成熟了,技术掌握了,下一步就要建设自己的酒厂。经过了3个月的精心准备,2001年3月,富珍创建的带岭区可亮酒厂正式投入运营。万事开头难。酒厂建设初期,一连串的问题接踵而至,原料、生产、销售这些问题令富珍心力交瘁。她知道,并不是有了技术,就可以酿酒,这里面还有很多的问题,自己还要面临很多挑战。
在困难面前,富珍从未低头,从此,她的身影总是在猪场和酒厂之间穿梭,经过她的不懈努力,酒厂和猪场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可亮酒厂的白酒香醇可口,富珍猪场的肥猪膘肥体壮。而就在酒厂从建设到正式运营的这段时间,富珍整整瘦了7公斤多。
酒厂生产枸杞熊胆酒和纯粮原浆酒,投入市场后受到欢迎。建厂初期,每天生产出的300多公斤糖化饲料基本上够养猪场使用。产业配套,富珍尝到了甜头,于是她放开手脚,继续扩大酒厂和养猪场的规模。现在,富珍的酒厂每天能生产出500多公斤糖化饲料,养猪场有育肥猪100多头,种猪120多头,年产仔猪1000多头,此外还养了30多头菜牛。虽然酒厂的糖化饲料现在已不能满足猪场需要,但富珍心里有数:每天500多公斤的饲料,使养猪的成本降低了许多!
2004年,富珍被带岭区委、区政府评为科普示范户。富珍认为,这么多年,自己靠的就是勤学肯干,靠的就是科学和技术。
图为富珍正在给种猪防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