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伊春8月16日电 伊春区委在第二批先进性教育活动期间,根据社区党员数量多、居住分散、不便管理、学习难集中等实际问题,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在红升街道永庆、高潮、新兴、前进街道新欣、旭日街道中心五个社区成立党总支,将党支部建到楼栋上。构建起社区党总支一楼栋党支部一楼道党小组一楼层党员责任区的四级党建管理网络,真正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党建工作格局,确保先进性教育活动抓实落靠。
为了进一步夯实党组织在社区的执政基础,提高街道社区党建活动,伊春区委结合先进性教育活动,在构建社区党建工作网络时,注重抓组建,构筑战斗堡垒。伊春区委于5月16日在红升街道永庆、高潮、新兴、前进街道新欣、旭日街道等五个社区成立党总支,并根据党员分布情况,以一个或几个楼栋为单位将支部建到楼栋,以一个或几个楼道为单位划分了党小组,并根据党员的身体情况,以一个或几个楼层为单位为每位党员划分了责任区。通过这种方式,共建立了15个楼栋党支部,划分了39个党小组,设定了129个党员责任区。
抓制度,规划工作内容。他们规范楼栋党支部的工作职责,把楼栋党支部的主要职责定位于联系群众,听取、反馈群众意见,力所能及地帮助党员和群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化解调处居民纠纷,维护社区稳定;组织本支部的党员进行学习,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楼栋党支部每月要向社区党总支汇报一次工作,并随地与社区党总支沟通情况,定期检查各党小组活动情况,指导、布置党小组活动内容。建立党员分管制度。对本楼栋党员数、党员情况登记造册,做到底数清、情况明。结合楼栋党支部工作任务,对党员进行管理,评价党员的综合表现。第二批先进性教育活动开展前,各楼栋党支部走访调查了解党员300余人,全面掌握了每名党员的基本情况,尤其是对多年与组织失去联系的党员进行了认真细致的排查,共找到11名“口袋”党员,与71名外地务工或失去联的党员取得了联系,工坚持进行双向联系。
抓队伍,体现先进性。结合楼栋党支部实际,抓好党员队伍建设,抓好宫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坚持灵活、简便、易行的原则,抓好党员学习。在学习内容上,把提高党员素质同学习公民道德、养生保健等实用知识有机结合起来,使党员学习更富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学习形式上,区别社区党员的不同情况,广泛采取“十学”,即对身体好,行动方便的党员进行集中辅导讲学、对自身能力弱的老党员实行骨干带头、宣传先进典型人物事迹对全体党员实际典型引学、组织部分党员开展“先进性教育与己有关”大讨论进行讨论促学、对外地务工党员进行信函邮学、对行动不便的党员实行上门送学、对文化程度低的党员实行电教听学,对下岗再就业党员实行班后加学等方式,深化学习活动。到目前为止,各楼栋支部共为76名因身体原因不能参加集中学习的党员送去了学习资料200多份,组织42名党员与因文化低或其他原因无法阅读学习资料的党员结成助学对子。
伊春区还通过抓载体,推进活动深入开展。他们开展了党员“十个一”活动,即政策理论学一学、基本国策讲一讲、自己子女管一管、治安巡查走一走、卫生绿化搞一搞、违纪青年帮一帮、封建迷信查一查、特困居民访一访、邻里纠纷劝一劝、意见建议提一提。组织党员在自己的责任区内开展相应活动,让党员在活动中发挥作用,树立形象。同时,开展“五小”活动,即“小巷讲台、小巷舞台、小巷擂台、小巷影院、小巷之音”。到目前为止,各楼栋党员结合自身特长为居民举办健康知识讲座7次,组织文体活动12次,义务放映电影6场,充分发挥了党员的先进模范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