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伊春新闻网 > 新闻快递 正文
 透视“空巢家庭”
//yichun.dbw.cn   2005-07-20 14:07:25

  东北网伊春7月20日电

  市中心区的小林,是家中的独生女。6年前,她以优异成绩被北京的某重点大学录取,亲戚朋友都来祝贺,小林也带着家长、亲友的期望登上了北行的列车,一走就是6年。

  从来没有与孩子分别的父母,在小林走后,心里总是空落落的,与女儿相隔万水千山,虽然经常通话,但母亲还是难解思念之苦,常常暗自流泪。小林毕业后,被北京的一家外资企业录用,因工作时间不长,只能解决自己的住房问题,与父母也只能是在假期短暂的相聚。父母思念着女儿,女儿牵挂着父母,双方都处于一种痛苦的状态,父母的身体状况也随着年纪的增长而越来越差,加上经济条件不好,很难在北京买一套住房,如此状况,他们都在默默地承受着。

  如今,新学期即将开始,又一批学子们即将离开父母,走入大学的殿堂,这使得许多独生子女的父母又要成为空巢家庭的“守望者”。

  空巢家庭的产生

  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剧以及家庭结构的变化,不与儿女同住的老年人愈来愈多,社会学者把这种情况形象地称为“空巢家庭”。据了解,在发达国家,“空巢家庭”出现较早,现在十分普遍,老年人与子女同住的只占10%至30%。美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前,52%的老年人与子女同住,到了上个世纪80年代,与子女同住的只有百分之十几。在比利时、丹麦、法国和英国,上个世纪80年代初,全部家庭户中65岁以上独居者占11%。瑞典独居老年人达到40%,即每10个老年人中就有4人独居。

  在我国,据有关部门提供的资料,最近10年来我国空巢家庭一直呈上升之势。1993年,我国空巢家庭在有老人的家庭中所占的比例只有16.7%,而2003年上升到25.8%。日前,记者在市统计局综合科了解到,据2000年调查显示,我市人口中45岁到59岁有近20万人,60岁以上的老年人有9万多人,占常住人口的7%,而据相关调查显示,近20年来我市空巢家庭一直呈上升之势。

  “空巢家庭”缘何多

  一个家庭的生命周期大致需经历五个阶段:诞生、新婚、生育、空巢和解体。在传统的多子女家庭中,空巢期多在夫妻晚年,如今城市独生子女家庭,子女离家的时间越来越早,比过去提前了五六年。

  历史上以多子多福、子孙满堂大家庭为荣,如今“空巢家庭”为何增多?据了解,随着近几年人们的生活和住房条件逐步改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后,人们追求精神生活,老少两代人都要求有独立的活动空间和越来越多的自由,老人和子女都愿意更加“自在”,年轻人也有条件和能力拥有自己独立的生活空间,因而老人和子女分开居住的越来越多;计划生育同时也使家庭结构小型化,过去“一户三代”的居住生活方式已经改变,家庭成员少了,人的寿命在延长,高龄老人越来越多;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工作变动日益频繁,为了更好地生活,许多年轻人选择外出打工、经商、工作等,不与父母在一起生活,留下了老人独守“空巢”。

  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已20多年,二三十年后,随着独生子女逐渐进入中年,他们的父母进入老年,“空巢家庭”将越来越多。

  面对空巢老人儿女愧疚

  中国有一句古话:“儿行千里母担忧,母行千里儿不愁。”第一代独生子女已经长大成人,为了工作、生活等许多因素,让他们不得不离开生养他们的父母。对于不能守在父母身边尽孝,他们心中也充满了愧疚。

  高先生说,他离家已经10年了,现在一直在外面做销售工作,由于工作很忙,他很少有时间回家看看年迈的父母,不能在身边照顾他们,平时也只有通过电话和父母沟通,让他们不要太担心自己。谈到父母,高先生显得很惭愧,他说父母就他一个儿子,为了把他培养成人,父母付出了很多心血,而如今父母老了,他也很想守在他们身边,尽尽孝道,但是由于他现在的工作不是很稳定,还很难在一个地方定居,所以把这些想法压在心底,更加努力地工作,希望能早日和父母团聚。

  空巢家庭低龄化

  盼一代胜一代,越来越多的父母送儿女外出求学——空巢家庭逐渐进入中年家庭。在我们身边出现的“中年空巢家庭”,主要是男人在外忙,女人在家闲。这种现象,是现代社会变迁和发展的典型特征。“空巢家庭”目前已呈现出由“老年”向“中年”、“青年”低龄化蔓延的趋势。

  以往,子女个个“单飞”后成家立业,“空巢”现象通常存在于老年人家庭。现在,情况有所不同,第一代独生子女已经长大,一些家庭尽管只有一个孩子,但从孩子的前途出发,仍鼓励并积极支持子女外出求学甚至留在外地工作。而且,随着物质水平的提高、观念的更新以及相关政策、信息和环境的畅通,孩子出国读书的年龄越来越小,有的家庭甚至从初中起开始让孩子“留洋”或寄宿学校。以往的“老两口”变成了如今的“小两口”,传统的空巢期因此大大提前了。

  日前,家住上甘岭区的李女士又盼到了在北京工作的儿子打来的电话。李女士告诉记者她就这么一个儿子,儿子上大学后,李女士和丈夫都感觉到心里空荡荡的,家里顿时少了往日的欢声笑语。而如今,随着一批批独生子女进入大学校园,像李女士家这样的新型“空巢”家庭在我市已经屡见不鲜。

  据了解,新“空巢”家庭中的父母年龄大多在45岁左右。由于这些家庭中的孩子基本都是独生子女,又普遍到了上大学的年龄,所以当这些孩子走进大学校园,一些留守家中的父母在感情上都会感觉特别失落。

  据市康复医院心理医生孙占海介绍,“空巢”家庭的出现,是一个家庭生活所必经的周期。但因为新“空巢”家庭中,父母对孩子倾注的感情太多,孩子上学突然离开后,父母们的心理往往会产生失落感和感情的空虚。也有些父母因此表现得焦虑、烦躁不安,愿意唠叨。另外,由于社会上的激烈竞争,使得年轻一代为了学业和事业上的成功,不得不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这也在客观上加剧了“空巢”家庭父母精神上、感情上的失落感、寂寞感。

  孙医生告诫空巢家庭中的家长应当适时走出“空巢的困惑”。他说,当孩子不在身边时,夫妻间要多沟通,将情感重新分配,或是多参加一些活动,孩子来电话时夫妻要共同分享孩子传递的情感;同时,也要适当地加强社会交往,保证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膳食,坚持适度的体育锻炼,才可以有效地减少“空巢”所带来的困惑。

来源: 林城晚报     作者: 见习记者 葛婧     编辑: 任桂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