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伊春6月13日电 近日,记者深入乡镇采访,
感受颇深,喜人的是,嘉荫农村到处涌动着“千方百计
快发展,千家万户奔小康”的滚滚热潮;听到最多的
是,农民发自内心感慨的话语:“如今党的惠农政策
好,特别是县委、县政府为我们出实招,解难题,办
实事,我们混身上下有使不完的劲儿,我们有信心早
日把‘小康’接回家。” 嘉荫县委、县政府认为,全面建小康,“三农”是关
键。为了加快嘉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近几年来,他
们把“三农”工作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断采取强有
力的工作措施,力促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2
004年全县农业总产值实现44089万元,创历史最
好水平,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270元,同比增长12
.2%。 他们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一主题,不断加
大种植结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快高效农业的发
展步伐,促进了农业生产由粗放经营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全县优质“双高”大豆面积已达50多万亩,良种覆盖率
达到91.7%。通过实行区域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培
育的优质大豆品种平均亩产达到120公斤,特别是大豆
行间覆膜技术的应用,使优质大豆示范田的产量比普通大
豆亩增产21.5%。保兴乡种粮大户尹德发,去年种了
近200公顷优质“双高”大豆,创效益100多万元。
同时,加快了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扩大了绿色食品种植面
积,成立了嘉荫县绿色食品协会,在朝阳镇设立了7处无
公害摊床,全县绿色食品总产值已达7500万元,是1
999年2.8倍,年均递增23%。加快了北药开发的
步伐,全县北药种植和改培面积已达5.7万亩,超百亩
的大户达106户,新建成北药基地两处,全县北药产值
首次实现3992万元。 这个县认真贯彻了中央“1号文件”精神,及时落实
促农增收政策,为全县应补农民13262户发放粮食直
补金和水稻良种补贴款730余万元, 农民人均直接就增收181元。惠农政策极大的激发了广
大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在全县乡镇、农村形成了“千家万
户奔小康”的喜人局面。 这个县实施主辅换位,大力推进畜牧强县战略,他们
把绒山羊产业作为促农增收的主导产业,推动了绒山羊工
作提档升级。建成1个省级绒山羊原种场,15个良种扩
繁场,8个人工繁育站(点);建成规范化养殖小区8处
羊舍176栋,羊舍总面积2.1万平方米,小区内养殖
量达到3万只;建设青贮窖99座;开展了放牧场地区划
工作,完成围栏6296亩;加强了防疫体系建设,投资
40万元为各乡镇统一配置了防疫设备,应免率达到10
0%;畜牧“110”全面开通,建立了绒山羊信息网站
,实现了畜牧档案信息化管理和县乡微机联网;促成了黑
龙江嘉荫县鄂尔多斯绒毛有限责任公司的成立,加快了绒
山羊产业化进程。记者来到朝阳镇周会杰绒山羊养殖场,
看到他两口子正在精心饲弄着绒山羊,周会杰高兴地说:
“县委、县政府给我们大力扶持,全方位服务,去年我们
养殖绒山羊收获很大,今年我们不仅要科学饲养,增加养
殖量,而且要多为全县养殖户提供优良种羊,带动大家共
同致富。”这个县去年仅养殖绒山羊一项就为全县农民人
均增收1057元。 加快发展特色养殖业、水产养殖业等,全县大牧畜饲
养量已达1.45万头(匹),新建了350亩的河蟹养
殖场一处,全县水产养殖总面积1.1万亩。畜牧总产值
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已达13.3%。特别是黑木耳种植
业得到了较快发展,青山乡建华村已成为嘉荫地摆木耳专
业村,去年建华村农民仅发展地摆木耳人均就收入200
0多元。 让农民家家拥有“小康林”。全县民有林发展呈现出
有史以来造林面积增长最快、造林人数最多、质量最好的
态势。全县发展民有林已达74.8万亩,其中流转民有
林64万亩,营造民有林10.8万亩,共收取活立木流
转预收款1758万元;完成封山造林6万亩,新增民营
苗圃225亩,退耕还林地8000亩;对签定合同的民
有林经营者全部建立了档案,实行了规范化管理;对光荣
林场实施了整体流转;人参、沙棘、刺嫩芽、地摆木耳等
林下种植业,蜂、蚕、鹿等林下养殖业均得到了较快发展
。 保护好农民的“命根子”。全县列入评价耕地面积5
.8万公顷,建立了7个总面积为 4.93万公顷的基
本农田保护区,保护率达到85.4%。积极开展了土地
复垦和整理工作,完成土地复垦总面积65.9公顷,土
地复垦率达到62.8%。这个县文明村创建工作也迈上
了新的台阶,全县26个文明示范村,有十星户1173
户,七星以上户3061户,三星至六星户695户,农
村砖瓦化率达到6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