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伊春新闻网 > 图片新闻 正文
杜鹃烂漫待客来
//yichun.dbw.cn   2005-05-20 11:07:00

    东北网伊春5月20日电

    中国伊春——兴安杜鹃观赏节历时5天,在众多影友的恋恋不舍中结束了。

    5月14日,来自全国各地的摄影家和摄影爱好者们带着期望来了,他们用手中的相机,记录着伊春的美景;5月18日,他们带着记录下的林都美景回到各地,同时也留下了一片眷恋。

    兴安晨雾堪称奇

    14日晨2时,参加中国伊春--兴安杜鹃观赏节的摄影家和摄影爱好者们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奔赴五营丰林自然保护区,提前开始了本次活动的摄影创作行程。

    丰林自然保护区位于五营区北5.5公里处,总面积184平方公里,是我国最早的以红松为保护对象的森林生态自然保护区,1997年被纳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生物圈网络,是东北地区最大的天然红松原始林自然博物馆。保护区三面环水,一面依山,峰顶有40米高的钢架望塔,登塔可鸟瞰壮丽浩瀚的红松林海,尤其不经常出现的小兴安岭晨雾更为壮观。

    14日晨3时30分,摄影创作团来到了五营丰林自然保护区。茂密的原始森林经过一夜春雨的洗礼,伴着日出,出现了难得一见的美景:小兴安岭晨雾。大家惊呼:天公作美!已经77岁的我国著名摄影家吕厚民也雀跃如孩子般,同大家迅速地登上望塔,拍摄下了一幅幅美丽的画面。他高兴地对记者说:“兴安晨雾是难得一见的美景,此次能够拍摄到这样的画面,真是不虚此行。”一同登上高塔的摄影家和摄影爱好者们也纷纷表示:小兴安岭浩瀚无垠的原始森林和景象壮观的兴安晨雾确实壮美,没想到摄影创作活动的第一天就能有如此大的收获。

    来自山东的王龙田高兴地对记者说:“我有轻微的恐高症,但是这次我还是咬牙登上望塔,因为这样的美景毕竟不多见。这是‘兴安晨雾堪称奇,登高只为博美景’啊。”

    傲然杜鹃引发诗兴

    15日,中国伊春——兴安杜鹃观赏节、中国艺术摄影协会创作基地的挂牌仪式在红星火山岩地质公园举行,由此也拉开了我市春季赏花、观光旅游的盛幕。

    据了解,伊春近年来多次举办摄影节和森林生态旅游节等活动,使得很多摄影爱好者对伊春这块神奇而美丽的土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摄影家们用他们手中的相机记录着林都伊春的美景,同时也宣传了伊春的旅游。红星火山岩地质公园内数百公顷的杜鹃花海更让无数中外摄影家和摄影爱好者们称奇。

    5月,一簇簇傲然绽放的兴安杜鹃,姹紫嫣红,吸引着众多摄影创作者的眼球。吉林榆树市的曹海是第一次来伊春,兴奋的他不停地按动手中相机的快门,他说:“中国艺术摄影学会能够在红星火山岩地质公园建立摄影创作基地,更加说明伊春的景色宜人,将来它能吸引更多的摄影发烧友来伊春摄影采风、观光旅游。”兴致勃勃的他还即兴作诗一首:“伊春人杰地亦灵,发展旅游促繁荣。林都四季多美景,天南地北聚友朋。”

    家庭旅馆火起来

    近年来,我市多次举办盛大的杜鹃花观赏活动,使得兴安杜鹃的名气响誉中外,同时也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个体家庭旅馆更是受益匪浅。

    作为我市春季旅游项目的一部分,兴安杜鹃观赏游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在红星库尔滨景区,很多林场职工纷纷开设了个体家庭旅馆,最先发展家庭旅馆的库尔滨客栈隽老板说:“在伊春没有举办这么多次的摄影和旅游活动之前,这里的人都是靠每个月几百块钱的工资生活。自从我市近几年来多次举办类似的活动,极大地推动了旅游业的发展。去年,我又新翻盖了4间砖房,就这样,到了5月份杜鹃花盛开的时候,还远远不够用呢。今年,在库尔滨景区又有10户林场职工开设了个体家庭旅馆,当地老百姓发展经济又多了一项收入,火红的杜鹃也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红火!”

    惊见“土球子”

    5月17日,参加中国伊春——兴安杜鹃观赏节的摄影家和摄影爱好者们赶赴南岔仙翁山进行摄影创作,在山顶意外碰到了“土球子”,倒是没吓坏南方的来宾,反而把土生土长的北方人吓得够呛。

    早2时出发,因为雾比较大,车5时才开到南岔仙翁山。仙翁山景区中部是一道东西走向约200米的山峰,最高点海拔390米,由青龙背、杜鹃峰、情侣峰等组成。青龙背是一条石脊,突出于地面1米多高,长55米,如同一条长龙爬在山脊之上。杜鹃峰上每年春季都长满兴安杜鹃,一簇簇、一团团,如火如荼,这里也是这次创作的重要景点。情侣峰是由两座矗立的山峰组成,一高一低,峰顶1米多高处横伸出一块石头相连,远看好似一对情侣相互依偎,互相亲昵。当地的向导介绍说,这座山峰传说是一对善良的夫妇为救助乡亲化成于此,两人生时恩爱,死时连理,人皆赞叹。正当人们痴迷般地欣赏着眼前的美景时,突然发现不远处一条长长的东西蜿蜒着向这里爬来。“看,蛇!”不知是谁猛叫一声。人们猛转头,呀,近在咫尺一条足有两米多长的“土球子”正向人们爬过来!紧张得人们不知所措,而同来的广西一位客人则笑呵呵地说:“这就叫‘人蛇共舞’,只有这样的地方才叫自然,才叫生态。别害怕,人不伤它,它不伤人的。”当地的向导也对人们这样说。

    当地向导介绍说,这蛇叫蝮蛇,属爬行纲,俗称“土球子”,是一种毒性较强有毒蛇类。体长42一80厘米,头略呈三角形,吻钝圆,躯干较粗,尾较短。体背灰褐或深褐色,体侧具黑褐色斑纹,外侧黑镶白,或在背脊两侧相连成横斑,腹部灰白色或灰褐色,散有许多不规则的黑斑,常见于次生林内。蝮蛇药用于干燥的全体,春天到秋天都可捕捉。

    中国艺术摄影协会副秘书长、我国著名摄影家杨晓利老师,还饶有兴趣地给我们讲了一个关于蛇的传说,他说蛇是有大功于人类的。他说,《旧约·创世纪》里讲,伊甸园里的夏娃,是受了蛇的诱惑,自己偷吃了禁果,又让亚当也吃了,两人眼睛亮了,知道什么叫羞耻,他们就有了后代,繁衍了人类,才有了今天的文明。而蛇则永远被罚到人间,不让长脚,只能用肚子在地上爬,这就是西方的宗教文化,是很有人情味的。“想不到,今天南岔之行,还能让人们有了这些意外的收获,真的受益匪浅啊。”一位参加摄影创作的伊春摄影爱好者说。

    吕老和林都春天的约会

    春天烂漫时节,杜鹃花开红艳。在这明媚的季节,我们再次与吕老相逢。

    脚蹬旅游鞋,头戴遮阳帽,纯白色衬衫外套一件摄影马甲,肩挎几十斤重的摄影器材,红润的脸庞上溢着微笑,浓眉下双目分外有神,这就是吕厚民。在杜鹃花盛开的时候,记者在五营丰林自然保护区再次见到了这位蜚声中外、被毛泽东同志称之为“短小精悍”的著名摄影艺术家。“为了我和林都春天那漫山红遍的杜鹃花的约会,我来了。”吕老笑着对记者说,他已经是第3次来林都伊春了。

    2005年年初,我市举办了林都伊春--冬季摄影创作活动,吕老和来自全国各地的著名摄影家及摄影爱好者们一同在伊春进行了为期5天的摄影创作活动。当他看到我市摄影家谭景涛先生的画册“四季风光”时,其中拍摄的兴安杜鹃花海的照片深深地吸引了他,他当即说:“今年春天,我一定再来伊春,来拍杜鹃花。”今春,当热情好客的伊春人再次向他发出邀请,他欣然前往。他对记者说:“小兴安岭--伊春的风光四季分明,随着伊春市不断举办的摄影节和森林生态旅游节等活动的不断推动,在不久的将来,伊春将会成为全国乃至世界闻名的摄影创作基地和旅游胜地。那时的伊春可就是待到山花烂漫时,伊春人在丛中笑了。”

来源: 东北网-林城晚报     作者:     编辑: 任桂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