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伊春新闻网 > 新闻快递 正文
丰丽林场 黑木耳栽培技术进入小学课堂
//yichun.dbw.cn   2005-04-01 08:38:59

    东北网伊春4月1日电 “爸爸,咱家的木耳菌已进入发酵期,温度要保持在24℃至25℃之间,通风要好,避光要彻底,架子上面的木耳菌要与架子下面的定期串动,做到发酵均匀”,“俺闺女比俺懂的还多,学校开设黑木耳课真是对了头啊。”金山屯丰丽林场职工张同军感慨道。

    今年新学期开学后,丰丽林场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发现多了一本新教材——《黑木耳》。“黑木耳”这3个字,对他们来讲再熟悉不过了,他们知道,家里的收入,自己上学的费用,全靠这黑木耳啦。

    丰丽林场发展黑木耳业已有近20年的历史,去年全场黑木耳总量达到560万袋,是全市有名的“木耳之乡”。目前,全场364户居民有330户养耳,黑木耳也已成为全场职工群众的主要收入来源,今年,全场黑木耳将突破600万袋。

    为了进一步发展壮大这项产业,林场一班人广泛地征求职工群众意见,发现群众反映最多的是缺少技术保障。为此,林场决定:发展木耳业从娃娃抓起,让孩子们从小就掌握这门技术,为木耳业的长远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他们的这一想法得到黑龙江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刘作喜教授的大力支持,将《黑木耳无公害栽培技术》改为小学课本《黑木耳》,内容包括4部分,即认识黑木耳、黑木耳栽培技术、黑木耳的病害防治和黑木耳的国家标准。学校利用林场家家养木耳的优势,采取课堂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传授这门技术,收到很好的效果。现在,每周两节的黑木耳课,已成为学生喜闻乐见的第二课堂。

    职工群众对林场的这一作法十分欢迎,职工张孝成说,这不仅锻炼了孩子的实践能力,更重要的是让孩子从小掌握了一门致富技术,促进了林区孩子的观念更新,对林场经济的转型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来源: 东北网-伊春日报     作者:     编辑: 任桂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