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伊春1月10日电 2004年,桃山局奶牛饲养量1826头,肉牛饲养量7340头,羊饲养量6500只,猪饲养量19000头,鸡饲养量62万只,鹿饲养量2023只,蜂饲养量2950箱。这一连串数字的背后,凝聚着桃山人的心血和汗水,也折射出他们积极发展替代产业的信心和决心。
桃山局是我市较早出现森林资源危机的林业局之一,特别是近年来,全局已陷入了无林可采的境地。面对严峻形势,他们从调整产业结构入手,确立了畜牧业兴局的发展战略,制定了积极稳步发展常规养殖、突出重点发展特色养殖的目标,并在人力、物力、财力各方面给予全面倾斜,使畜牧业在较短的时间内走上了“布局区域化、生产规模化、产品优质化、经营产业化”的轨道,成为兴局富民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到2004年末,全局完成畜牧业产值3280万元,比上年提高了22.8%,达到了历史新水平。
在发展畜牧业的过程中,他们尤其注重量的扩张和质的优化。2004年,他们加大了基地建设和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努力推进规模化养殖和产业化经营。引进的1000头澳大利亚奶牛全部运抵后,他们投资400万元新建了4处高标准、高技术、大容量的奶牛养殖基地,其中“八公里”养殖基地的牛舍面积达9600平方米,饲养奶牛500多头。鹿饲养现已建成梅花鹿、马鹿繁育基地各一处,并引进哈尔滨特产研究所的优良品种,采用最新技术,对梅花鹿和马鹿从繁育到饲养进行了全面调整和改造,从而提高了鹿的品质,实现了养鹿业技术上的突破。鸡饲养现已建成7个基地,年饲养量5万多只,在饲养管理和市场运作等方面为养
殖专业户发挥了指导和示范作用。
无论哪种养殖业,他们都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和引领作用,注重供应、生产、销售的衔接配套。在奶牛养殖基地,他们分别设置了管理站、兽医站、繁育指导站,实行统一服务、统一管理、统一防病灭病,统一配种、统一榨乳,既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又保证了产品的销售。梅花鹿、马鹿养殖基地则把养殖、加工、销售同步运作,现已建成了一处现代化的鹿产品加工厂,加工的产品有鹿茸、鹿茸胶囊、鹿胎胶囊、鹿鞭酒等,实现了鹿产品就地转化,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据了解,目前桃山局的鹿产品加工已完全由自己完成,从而实现了鹿产品加工不出局的目标。鸡的饲养和加工也实现了成龙配套。目前,鸡产品加工的龙头企业“集佳牧业”年生产能力已达100万只以上,这个企业从饲料加工、活鸡屠宰到冷冻贮藏环环相扣,由此形成了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千家的产业链条。
畜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支持和鼓励。林业局规定,在养殖小区内养殖进口奶牛的养殖户5年内不收牛舍租赁费;对所在养殖户林业局免费进行技术指导;养殖户种饲草、饲料,林业局免征林地补偿费;养殖户组建青贮饲料窖,林业局审核验收后,负担 和50,资产归个人所有;在职职工中干部养殖10头以上澳牛,3年内可带薪养殖。同时,他们于2004年向信用社争取养牛贷款1700万元,为职工发放小额贷款,林业局为此拿出400万元,成立了担保公司,使金融部门和养殖户双双获利,共同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
在服务体系建设上,他们成立了兽医总站,在林场设立了分站,承担起良种引进、技术推广、防疫灭病等工作。同时与黑龙江省畜牧兽医学院联合办学,成立了桃山畜牧兽医分校、培训畜牧兽医专业人才50多人,为畜牧业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