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伊春1月10日电 工厂多了,项目多了,就业岗位多了,这是2004年汤旺河区人民群众感受最深的一点。
翻开2004年全区的账单,一笔增势强劲的数字凸现出来:木材精深加工、森林生态旅游、特色养殖、绿色食品、北药五大新兴产业实现增加值2.1993亿元,同比增长25%,占全区生产总值的37%。
区长刘国庆说,这是全区上下坚持调整结构,发展接续产业的结果。
汤旺河区历史上林木资源相对较好,又从计划经济中退出较晚,致使一些干部职工捧着木材这碗饭不放手,独木支撑的经济格局一直束缚着全区经济的发展。针对这一区情,区委、区政府按照市委九届十二次、十三次全会的要求,作出了坚持不懈调整结构,全力以赴发展接续产业的决定。“不调整就是失职,不把接续产业发展起来就是历史的罪人”,在全区形成共识。
思路决定出路。去年,汤旺河区把木材精深加工、森林生态旅游、特色养殖、绿色食品、北药作为接续产业进行重点发展。制定了接续产业三年发展规划,出台了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和关于加快木材精深加工业发展的决定等优惠政策。
一个大调整的热潮迅速在汤旺河畔波及开来。
招商引资从来没有像去年那样火爆。全年共引进企业9户,实际到位资金3621万元,完成年计划的150.8%。
福旺公司在原有的基础上,又投资2650万元新上了一条5万立方米的刨花板生产线。
台湾陈远辉先生投资400万美元新建长山木业有限公司。去年10月份以来,已到位资金700万元人民币,一期工程已破土动工。公司生产的家具产品全部出口,达产后年产值可达5000万元,安置职工600多人。
哈尔滨福龙装饰材料公司投资240万元建立细木工板厂,目前已投入生产。
吉林通化通天酒业股份有限公司投资500万元新建果酒、果汁生产线,目前正在安装设备,预计年产果酒1000吨。
福建泉州立太机械有限公司一期投入1000万元,生产垃圾焚烧炉和污水处理设备。
在去年新引进的9个招商项目中,木材精深加工业占7个,今年投产达产后,仅这7个项目就可新增产值两亿元,新增就业岗位2600多个。
接续产业从来没有像去年那样迅速发展。
数九隆冬,滴水成冰,然而陶珠木业生产车间却一片火热,从职工忙碌的身影中,让人感受到了企业的蒸蒸日上。去年,陶珠木业实现了当年建厂当年投产。
自去年9月份以来,已生产细木工板4万多张,创产值240多万元,产品供不应求。经理吕建平说,公司又新上了4个干燥室,干燥能力提高了600立方米。春节过后将实现两班作业,可再安排人员130多人,年产量可突破30万张。
位于汤旺河区苗圃的金禾菌业有限公司,从去年截生产以来,已步入科学、启性的生产轨道,实现了不同季节的菌种搭配。如“春耳冬做”、“夏菇春做”、“秋耳夏做”等,产食用菌达10余种。今年、公司将做木耳、菇类的食用菌315万袋,带动当地养菌户40多户,产品还辐射到新青、友好、铁力、嘉荫等地。全区食用菌已由2003年的750万袋猛增到去年的2256万袋。
克林经营林场、育林经营林场利用良好的自然条件和政策环境,从外地引进8名养殖大户。目前,这两个林场的养牛已超过1000头,养羊已超过4000只。全区特色养殖业已由2003年的300多万元增加到1153.2万元。
北药家种在全区得到快速推广,一批关苍术、黄芪、充山参、平贝的种植户脱颖而出,全区北药产值已由2003年的1500多万元增加到4571.4万元。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汤旺河区的森林生态旅游业在去年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汤旺河奇石景区晋升为国家地质公园,年接待游客突破1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1800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