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伊春1月6日电 区域小、人口少、基础弱、底子薄、比较优势相对较差的上甘岭区,2004年在招商引资上却爆出冷门:招商到位资金完成5208万元,完成年计划的217%,有7户企业落地生根,其中有6户是非林脱木企业。实际利用外资和外贸进出口也分别完成年计划的100%和480%。
哪来如此大的引力?区主要领导直言不讳地说,这是以情招商、以诚招商的结果。
上甘岭区是全市经济困难较重的地区之一。靠什么发展?怎样发展?上甘岭一班人目光盯在了招商引资上,力求借外力增实力。
他们转变过去“无林不稳”的意识,牢固树立“无商不富”、“无工不兴”的思想。在招商引资工作上,实行“四定三包”责任制,即定目标、定责任、定人员、定措施,包项目、包服务、包效果。大力实施“五心”工程,依靠诚信的“软”环境,使客商招得来,留得住。
让投资者热心。上甘岭区以投资者满意为标准,坚持政策跟着项目走,一事一议,特事特办。在引进天津环勃海集团天联玻璃钢管道公司过程中,区政府多次召开现场办公会,对项目的建设进行跟踪服务,使该项目从破土动工到投产仅用了100天的时间。天津环勃海集团天联公司董事长王吉群高度评价说:“在全国的各分公司中,你们的建设速度是最快的。”
让投资者省心。他们全面推行政务公示制、服务承诺制、首问负责制和零代办制,提高了办事效率。建立了由工商、税务、土地、环保、消防、电业等部门组成的一站式服务大厅。在山东青州赛特有限公司与忠芝佳佳饮品有限公司联合生产山野果酒和饮料的项目上,一站式服
务大厅仅用一天就为他们办齐了“四证”,受到投资者的高度赞誉。
让投资者舒心。他们全面营造“人人都是投资环境,我就是上甘岭形象”的浓厚氛围。让每位投资者都能感受到“家”的温暖,把客商的事当做自己家的事来办。在天联公司、上海森大木业公司、好尔思公司等建厂起步阶段,上甘岭区采取集中在招待所统吃统住的办法,为他们创造良好的食宿条件,并开通了家属联系热线电话,让投资者融入到乡土乡情之中。
让投资者放心。区委、区政府郑重承诺,无论领导怎么变,优惠政策不会变,支持外来投资企业的力度不会变,保护投资者利益的态势不会变。好尔思公司的负责人曾感慨地说:“论绿色资源,上甘岭区不是伊春最好的地方,我之所以把上千万元的绿色食品项目投到这里,是看中了这里的环境和人气。2005年,我一定追加投资,把上甘岭永绪森林生态园搞起来。” 让投资者安心。上甘岭区成立了经科委牵头,非公办、农委等部门组成的保商中心,对破坏招商引资环境的行为进行监督和整改。成立了由经科委、计统局、工商局、税务局、消防科、技监局、电业局等组成的安商中心,专门为外来投资企业服务。先后为好尔思公司、天联公
司等企业办理了“贵宾卡”,使其充分享受到了优惠政策。
“五心”工程,迎来百花齐放。2004年,黑龙江铃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伊春龙港物贸有限公司高科技奶牛示范基地、北京芬亚华经贸发展有限公司等7户企业相继落户上甘岭。他们带来的不仅仅是资金,更重要的是好的项目,延长了全区加工业、采集业、畜牧业的产业链条,提高了技术含量。这7个项目达产后,预计可实现产值4000余万元。
天联公司生产的玻璃钢加沙管道项目,在我省是首例,填补了给排水管道的一项空间。该项目投产后,订货的客商纷纷而至。从2004年11月16日投产以来,已生产销售管材6000延长米。今年,该公司有望实现销售收入2000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