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伊春11月19日电
现在不少学生写作业都用钢笔或圆珠笔,写错字了怎么办?涂改液
就成了孩子的帮手。可是不少人却不知道,涂改液对孩子的身体是有害
的。它不是帮手,而是帮凶!
怪病源于涂改液
日前,市中心区一名小学生王某突然得了怪病,每次写完作业以后
,都觉得头晕、恶心、眼睛还流眼泪,右手食指和中指上长满了红色的
小疙瘩,又痛又痒。妈妈领他到医院检查,综合王某的症状,经医生诊
断,王某眼睛不舒服、经常流眼泪是由于长期接触二氯乙烷、三氯乙烷
、四氯乙烷等有害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对眼睛有很明显的刺激作用,经
常使用会造成流眼泪、眼睛发红,个别的还会造成恶心、呕吐、浑身不
舒服。这些化合物就来源于王某经常使用的涂改液中。
涂改液使用普遍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如今不少学生的铅笔盒里已经不放橡皮了,取
而代之的是涂改液。伊春区黎明小学三年二班班主任闵老师说,她们班
有90%以上的学生都使用涂改液。记者通过对学生的调查发现,涂改
液在学生中非常受欢迎,涂改液不像胶纸一样容易把本撕破,也不像橡
皮那样对钢笔、圆珠笔束手无策,它方便、快捷、干净、覆盖力强。学
生们当它是改正错误的好帮手,但大多数同学只知道涂改液的气味难闻
,却很少有学生知道使用涂改液的危害。
涂改液含有害物
专家提醒学生,涂改液虽小,毒性却很大! 涂改液也叫修正液,是一种化学的合成物,里面危害性比较大的首
先是对二甲苯,长期接触会对肝脏、肾脏等造成慢性的危害,甚至还会
引起白血病等。其次是各种各样的氯化烃,包括二氯乙烷、三氯乙烷、
四氯乙烷等,这些化合物对眼睛有很明显的刺激性,经常使用会造成流
眼泪、眼睛发红,个别的还会造成恶心、呕吐、浑身不舒服,甚至造成
一些更严重的长期危害。 干得快是涂改液的一个优点,因为它里面含有挥发性很强的有机烃
类物质,也正因为如此,它对孩子的身体会造成更加明显的损害,加强
了它的毒性渗透。
涂改液品牌混乱
记者在市中心区的多家文化用品商店看到,他们所出售的涂改液用
颜色各异的塑料瓶包装。有高、中、低档之分,高档的六七元一瓶,低
档的1元一瓶。有的笔尖是圆头,有的是扁头,分为国产的、进口的。
文化用品商店销售的涂改液的种类少则十几种,多则几十种。涂改液的
包装让人看得眼花缭乱,其中有标明厂家和生产日期的,也有许多是什
么都没有的“三无”产品。在一种涂改液的外包装上面写有“香味型”
,记者打开一闻,顿时闻到一股刺鼻的刺激性味道。
“环保型”也要慎用
在采访中,记者还看到了许多包装上写有“环保型”字样的涂改液
。在外包装的显要位置上赫然写有:“环保产品”、“环保无毒、质量
100%”等字样,而在另外一侧则写着注意事项:“勿近火、勿吸食
”、“小心使用”。既然是环保无毒产品,怎么还有安全警示呢? 专家介绍,即使是环保型的涂改液,它的有毒成分也还是存在的,
所以说使用涂改液不可避免地都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危害。即便是环保型
涂改液,消费者也需要提高警惕、小心防范。在许多文化用品商店里记
者还发现:多数涂改液都标称为进口产品,但却没有中文标志,更没有
印有“儿童不宜接触”等警示语,也没有标明成分。
消协发出消费警示
记者在市消费者协会了解到,中消协在几年前就曾对涂改液发出过
《涂改液有毒,慎用》的消费警示。根据中消协对当时市场上出售的1
9种品牌的涂改液进行检测发现,涂改液中不同程度地含有苯、甲苯、
三氯甲烷等有害烃类化合物,部分涂改液中还含有铅、钡等重金属。这
些挥发性极强的毒性化学物质沾在皮肤或鼻、眼等器官上都会引起慢性
中毒,危害人体健康。 记者在我市“12315”消费者投诉热线了解到,自涂改液上市
,市民对有关涂改液的投诉为零。工作人员说,市场上出售的涂改液产
品几乎都没有安全提示,这就导致消费者对涂改液的毒性认识不足,认
为使用很安全,所以根本没人投诉。即使是因为使用涂改液患病的人,
自己本身也很难知道患病的原因。 据市消费者协会有关人员介绍,目前,我市的商场、文化用品店仍
在大量销售涂改液,而大多数品牌的涂改液的包装上并没列明其中的成
分及不良影响,更未强调不当使用可能造成的危险。这无疑使广大消费
者误认为涂改液是一种很安全的产品,从而在使用中丝毫没有顾忌。《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生产厂商应告知产品的潜在
危害,消费者对于产品的危害和成分具有知情权。目前公众对涂改液的
销售、使用都毫无警惕,可见生产企业对于自己的法定责任、消费者对
于自己的法定权利都很缺乏了解。 据了解,目前有关涂改液生产的标准尚未出台,这无疑使涂改液的
生产处于无章可循的状态,也使有关管理部门难以有效地监督和规范涂
改液的生产和销售。
慎用涂改液
市消协有关人员提醒学生,使用涂改液一定要慎重,最好用同功能
产品,如覆盖纸等替代涂改液。使用涂改液时,不要将鼻子接近产品,
更不要把涂改液溅到皮肤上,使用涂改液后一定要及时洗手,有吮吸手
指等不良习惯的小学生一定不要用涂改液。 图为品种繁多的涂改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