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伊春新闻网 > 图片新闻 正文
跆拳道在林城
//yichun.dbw.cn   2005-02-01 10:03:32
 
   东北网伊春11月10日电
   提起跆拳道,许多林城市民会联想起在奥运比赛或韩国影片中,身
着白色道服的队员潇洒舞动的身影。但究竟何为“跆”、何为“拳”、
何为“道”?让身为“门外汉”的林城百姓不十分清楚。
    然而,令人欣喜的是,2003年9月,我市体育部门成立了林城
第一支跆拳道培训队,在2004年7月18日举行的全省青少年跆拳
道比赛中,我市运动员不畏强手,取得了金牌1枚、铜牌3枚的好成绩
。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跆拳道作为我市新推广的竞技项目,悄然在
林城兴起。
    怀着对跆拳道的探奇心理,2日,记者采访了市体育部门的相关同
志及教练,了解到我市跆拳道运动背后的故事。

    
                               起源
    据市体校跆拳道培训队谷鹏飞教练介绍,跆拳道古称跆跟、花郎道
,是起源于古代朝鲜的民间武艺。早在公元688年,新罗王国统一了
朝鲜,经济繁荣,百业兴旺,建立了一种“花郎制度”。到真兴王时,
便创立了“花郎道”,花郎道是花郎制度的组织形式,即将年轻人组织
到一起进行武艺锻炼,其宗旨是“事君以忠,事亲以孝,事友以信,临
阵无退,杀身有择”,以此磨炼人的意志,锻炼人的体魄,培养造就一
批又一批英勇顽强、无所畏惧的战士。
    公元935年,勇敢善战的高句丽军队推翻了新罗王朝,建立了高
句丽王朝,士兵们平时常常用拳掌击打墙壁或木块,以磨炼手部的攻击
能力。1392年,高句丽王朝被李朝取代,武功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但在民间,这一活动却始终没有停止。
    1910年,日本侵占朝鲜后,建立起殖民政府,一度下令禁止所
有的文化活动,一些不甘寂寞或被生活逼迫的人远离国土,到中国或日
本谋生,更为重要的是将其武艺与中国武术和日本武道交融与结合,孕
育了新的技术体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自卫术再度兴起,从异国他乡
回归故土的朝鲜人也将各国的武道技艺带回本国,逐渐融为一体,形成
了新的武道体系。1955年起,朝鲜的自卫术正式称为“跆拳道”。
   
                           段位与精神
    谷教练介绍,所谓跆拳道,跆,意为以脚踢、摔撞;拳,以拳头打
击;道,是一种艺术方法。跆拳道是一种利用拳和脚的艺术方法。它是
以脚法为主的功夫,其脚法占70%。跆拳道的套路共有24套,另外
还有兵器、擒拿、摔锁、对拆自卫术及10余种基本功夫等。
    跆拳道以赤手空拳进行训练,培育毅力和爆发力,训练练习者如何
运用一拳一脚在适当的环境中保护自己。跆拳道运用骨骼、肌肉、关节
的活动来调整身体,因此它是一种全身性运动。精通跆拳道基本武功和
套路后,学习者就可以学习自由对抗。跆拳道运动凶猛强悍,故高手们
都用砖或木板来显露身手,并且经常将攻击目标抛向空中,然后跳起击
破。
    跆拳道训练程序归纳为:反省——判断——信心——自卫——自恃
——独立——沉着——领导——勇气——合作——爱国。其是利用段位
来表示练习者的学识造诣、技术水平和功力高下的,根据练习者的水平
分为十级和九段,初学者从十级开始至一级,然后再入段,段位越高表
明水平也越高,最高段位达九段。
    因为跆拳道练习者都穿着统一的白色服装,以示纯正,所以练习者
水平的高低主要是从他们所系腰带的颜色和特点来分辨。其段位次序由
低至高为:白带、黄带、高级黄带、蓝带、高级蓝带、红带至红带三级
、黑带一段至九段。
    跆拳道精神包括:礼仪、廉耻、忍耐、克己、百折不屈。
    谷教练介绍,今日的跆拳道动作不像以往那样圆滑流畅,也不似从
前那样重视运动中身体的平衡,然而对当今跆拳道技术的检验并不在于
它的外观,而是在于实战之中。具体地讲,就是在实战对抗中或在大街
上遭受袭击被迫自卫的情形下,新跆拳道的技术无疑要比拘泥于形式的
老技术更胜一筹。
                   
                               结缘林城
    据谷鹏飞教练介绍,他曾是市体校篮球队队员,1998年,省跆
拳道队在我市招收队员,谷鹏飞被选中,调到了省体育工作队跆拳道队
,此后开始了刻苦训练。1999年,在黑龙江省首界跆拳道比赛中,
谷鹏飞曾获得84公斤级冠军。
    因跆拳道为我省开展的竞技项目之一,为备战省全运会,填补我市
此项目的空白,为广大体育爱好者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市体育部
门于2002年起开始积极筹建跆拳道队。2003年6月,学成的谷
鹏飞怀着将林城跆拳道事业发扬光大的梦想回到了家乡。2003年9
月,我市首支跆拳道培训队成立了,该队道馆、器材、护具等极具档次
,谷教练也成为了林城的首位跆拳道教练。
    为了使此项目在林城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谷教练舍小家顾大家,
24小时跟队任教。他常讲,教好了此项运动,是林城跆拳道的光荣,
否则,是林城跆拳道的耻辱。
    我市跆拳道队学员分为三个组,即少年组(15周岁以下)、青年
组(15至18周岁)、成年组(18周岁以上),我市跆拳道队为竞
技比赛队,一至两年为基础培训阶段,培训两年以上者可为参加竞赛输
送。
    谷教练介绍,我市青少年的体质可塑性特别大,一部分人非常适合
发展此项运动。根据骨骼肌肉生长发育特点,谷教练对队员们的柔韧性
、技击能力等进行了综合训练,以达到向省级比赛输送选手的要求。
                          “道”在生活中
 
    谷教练讲,通过学习跆拳道,队员们的个人意志得到了锻炼,情操
得到了陶冶,青少年树立起了正直的人生观。
    在初学期间,为发挥每个躯干的力量,谷教练常常要咬着木板抻拉
韧带,即使拉到淌下眼泪也不能有丝毫放松,磨炼了体质的同时,也磨
炼了意志。谷教练讲,在生活中,队员们做一项动作都要礼敬为先,比
赛只是切磋与交流的过程。跆拳道培养了人们的正义感,“路见不平,
拔刀相助”。
    一个真正的跆拳道人是谦虚的,一个有正义感的人应丝毫不犹豫,
果断地向前迈进;向着既定的目标,以百折不屈的精神,正直地倾注一
切精力,就没有失败的人。如若粗俗地将学习跆拳道作为“殴斗”的手
段,那是对跆拳道的侮辱,修习者也成就不了真正的“跆拳道”。
    来自乌马河区17岁的跆拳道队队员李磊学习跆拳道已一年有余,
虽然在训练初始十分艰苦,但为了向身体极限挑战,他学会了在最困难
的时期变得坚强。他还讲,学习此项运动将为其未来的人生心态打下良
好的基础。
    来自美溪区14岁的女队员南雨嫣介绍说,她是怀着对跆拳道的崇
拜心理来学习的,以往在电视中看到跆拳道运动员时,感到他们是生活
中的强者,特别神气、潇洒。她讲,经过6个月的学习,她在生活中更
加勤奋、卫生了,更加懂得以礼待人。
    目前,我市跆拳道队伍在市体校领导、教练员等共同努力下,在仅
仅一年多的时间里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今年7月18日绥化市为期3
天的省级青少年跆拳道大赛中,我市运动员不畏强手,敢打敢拼,共获
金牌1枚,铜牌3枚,其中杨东辉获男子丙组68公斤级冠军,王瑞获
男子丙组73公斤级第三名,王海波获女子丙组52公斤级第三名,取
得了两个第五名的好成绩。
    据市体育局负责同志介绍,目前,跆拳道在美国、澳大利亚、英国
、法国等大受欢迎,世界已有6500多万爱好者学习跆拳道。因其极
具实用价值,它在中国北京、西安等各大城市是非常时尚的运动项目,
同时也成为了企事业单位招聘保安类人才的优势条件。
    谷鹏飞教练介绍,他坚信随着跆拳道项目在我市的深入开展,他会
将跆拳道向不同年龄层的群众扩展,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接纳所有爱好
者参与到此项运动中来,满足广大跆道爱好者的需求。           
    图①为跆拳道队员列队风采。
    图②为谷教练在指导队员练习。 
   
来源: 东北网-林城晚报     作者:     编辑: 任桂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