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伊春新闻网 > 图片新闻 正文
保护伊春的“灵魂”——红松
//yichun.dbw.cn   2005-02-01 10:03:32
 
        东北网伊春9月22日电
   
     美丽的伊春林区里,再也不会看到天然红松被砍伐的情景了!这是
伊春市委、市政府作出的一项高瞻远瞩的决定,是伊春人为了实现林区
可持续发展战略做出的抉择。

                           (一)
    翻开《中国树木志》,可以看到这样的一段文字:“红松,常绿大
乔木,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是主要产材树种之一,其材质轻软
,纹理通直,光泽美丽,耐朽力强,可供建筑、造船、车辆、枕木及制
造皿具等。主要分布于中国东北的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
    高大粗壮的红松,在天然演替的过程中有着最大的生物量和最高的
稳定性,也是物种多样性最为丰富的森林。以红松为主的阔叶红松原始
林内有植物种类70—130种,为野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
在伊春的红松林内生存着原麝、紫貂、金雕等64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其生态功能最完备、最强大,每公顷能贮存有效水580—660吨
,一片红松林就相当于一个水库。天然红松阔叶林还具有极强的营养循
环功能,每公顷树林每年返回地面的枯枝落叶等凋落物达4—6吨,为
下一年的树木生长提供了充分的营养。目前,我国发现的“红松王”胸
径130厘米,根径160厘米,高30多米,气度非凡。
    红松不仅在材质上优于其他树种,就连它的种子也是我国所有松树
中个头最大、商品价值最高、营养价值最为丰富的特产干果。每100
克红松仁内含蛋白质13.51%、脂肪69%;红松种子还富含多种
微量元素,其中锌含量达11.7%,是同等重量猪肝的3倍;松仁油
脂优良,全部为油酸、亚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含有18种氨基酸,具
有降低血清胆固醇和防血管硬化等保健功能。一株红松一生的松子产值
几乎与所产的木材价值等价。
    林都伊春,就是因为拥有了大量郁郁葱葱的红松而享有“红松故乡
”的美誉。
    伊春林区开发初期,曾经拥有80万公顷的原始红松林,以红松为
主的阔叶红松林面积占了林区原始森林面积的一半,蓄积量高达1.3
亿立方米,在大森林里占绝对优势。为了完成国家下达的采伐任务,支
持社会主义建设,甘于奉献的林区人顶风冒雪,在森林里搭起一个个简
陋的“地窨子”,连大年三十都不休息,把一棵棵红松运下山,送往祖
国各地。据史料记载,50多年中,伊春向国家供应了以红松为主的2
.3亿立方米木材,如果把运送木材的火车一节一节连接起来,可以从
中国的最北端排到最南端;如果把这些木材一根一根地连接起来,可以
从地球到月球绕一圈!
    在一些重要时刻,伊春的红松更是像英勇的林区人民一样,立下了
汗马功劳:1958年,伊春林区接受了供应修缮天安门、故宫大梁、
明柱用材的任务,1976立方米大径级红松运到北京;1976年,
为建设毛主席纪念堂供应30791立方米红松;同年,为唐山地震灾
区提供救灾用材9万立方米;1982年,为齐齐哈尔雪灾灾区提供电
桩、桩木用材1047立方米;1974年,为维修五台山大佛殿供应
红松192立方米;1977年,为维修承德避暑山庄提供红松530
立方米;抗美援朝战争中,10余万立方米的红松运往朝鲜前线……
                        (二)
    辉煌的背后是巨大的代价。
    长期的计划经济、林区高负荷承担国家生产任务、大量的采伐,使
原始天然红松林树木锐减。
    1980年,红松林面积已经只占天然林面积的6%左右,蓄积量
减少到天然林蓄积量的11.3%;
    1990年,红松林面积再次下降,仅占天然林面积的3.34%
,蓄积量占天然林的5.3%;
    2004年的最新调查显示:伊春境内集中成片生长的红松林只剩
5.5万公顷,不足天然林面积的2%,蓄积750万立方米,只占天
然林蓄积量的5%。如果按棵数算,也只剩200万株左右……
    这是一组令人心惊的数字,更是一组令人心痛的数字!
    尽管我市从1950年就开始了人工红松林的培育实验,但是,至
今已经成林的10万公顷人工红松林证明:天然红松林有着人工红松林
无法比拟的优越性能。没有杂木竞争的人工红松林,像没有了竞争对手
而孳生了懒惰性情的小孩子,长到10—12米就开始分杈,20多年
就开始结实,营养分散造成树冠平头,树干通直部分变短,出材率降低
;生长的速度增快了,抵御病虫害的能力却低了,每年都有大量的松树
死于病虫害;人工红松林涵养水源能力也大为降低。树种单一、生态环
境简单的人工红松林虽然能成林,却很难成材,它必须在天然的阔叶林
中才能正常生长、成材。

                           (三)
    随着“天保”工程的实施,伊春人知道了保护好森林资源的重要性
,更明白了红松对于“红松故乡”的重要性:继续砍伐天然红松,无异
于竭泽而渔、杀鸡取卵,如果再不保护好现有的天然红松林木,“红松
故乡”将会变成后人记忆中的“红松故事”!
    林区人开始采取各种方法保护他们的“灵魂”——红松。
    从1998年开始,我市开始尝试新的森林经营管理模式:推进森
林资源管护经营承包责任制,有侧重地将红松资源分到资源管护经营的
各家各户,以制止偷砍盗伐和未到松子成熟期就提前“掠青”现象,近
150万株天然红松被个人承包管护,不再受到伤害。
    国家林业局制定的《中国可持续发展林业战略》更是为林区人指明
了发展的方向:要想发展,必须得保住林子,再造秀美山川!
    新一届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更是坚定了这样的宗旨:“再困难决
不向林子伸手,再困难决不拼资源换取暂时的利益,再困难决不以牺牲
生态为代价换取经济的增长!”同时,全市加大了对超采、盗伐、毁林
行为的打击力度,严肃了木材生产加工管理,制定出台了《林木生产过
程中违法违纪暂行规定》。为了保护大森林,在半年之内处罚了6个局
长,撤职14个场长,对100多名向大森林伸“黑手”的人追究了刑
事责任。
    今年,在经过广泛征求党员群众意见后,我市作出了建市以来最重
要的一个决定:以1号政府令的形式颁发《伊春市全面停止天然红松林
木采伐规定》,这是时代的需要,这更是伊春人为了国家、为了民族、
为了后代做出的英明抉择!             
    政府1号令的实施,是伊春市为保护天然林资源的创新举措,从此
,天然红松林能够安全的进行休养生息和恢复发展。印度的林业专家在
经过大量的调查后,曾经作出过这样的论断:一棵50年的红松的生态
价值,是它的经济价值的13倍。而天然红松的寿命一般在500——
600年以上,目前我国发现的“红松寿星”已经有800多岁,其生
态价值是何等的重要。
    政府1号令的实施,更标志着林城人与其他动植物和谐发展的新起
点。如今,“红松文化”已经吸引了众多外国研究者的目光,在联合国
教科文卫组织倡导的“人类和生物保护生物圈”项目中,红松正在被申
报为世界自然遗产。
    得到林城人精心保护的红松,必将生长得更加挺拔雄伟。作为回报
,它给我们带来了木材之外的经济效益:小兴安岭特有的原始红松阔叶
林,以其多姿多彩的森林景观迷住了无数外地人,随着我市旅游事业的
不断发展,每年到伊春来观赏红松原始林的游客高达200万人次,并
且呈逐年递增之势。
                             (四)
    《伊春市全面停止天然红松林木采伐规定》颁布之后,林区人民额
手称庆,特别是一些在林区工作了几十年的老林业工作者,更是为这一
决策积极出谋划策。
    一直从事红松研究工作的伊春林科院副院长、市林学会理事李学文
建议:保护红松天然林木,不仅要保护红松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保护
所有的红松伴生树种,在天然红松林旁建立无人区,更要保护野生动物
。因为松鸭、松鼠等都是传播红松种子的主要途径,是“功臣”,保护
好它们,就是保障了天然红松的繁衍。
    国家高级森林防火工程师、市林学会会长董斌兴也为贯彻《规定》
进言:要采取不砍、封山、防火、扩大、科研、宣传、管理和发展经济
的综合措施。
    带着欣喜和期望,老一辈林业人描绘了一幅停止采伐红松天然林木
的美景:到2050年时,伊春将是天然红松中、幼龄林遍布,新一代
红松天然林重新崛起,以红松为主导的各类阔叶红松林逐渐成为伊春林
区的优势群落!             
    图①天然红松林的美景。
    图②采摘下来的松塔。
    图③粗壮的天然红松曾经带着林区人的骄傲运往祖国各地。
来源: 东北网-林城晚报     作者:     编辑: 任桂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