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伊春新闻网 > 图片新闻 正文
宣传奥运精神 骑车游遍神州
//yichun.dbw.cn   2005-02-01 10:03:32
     
    东北网伊春9月1日电
 
 “我是一名来自江苏的农民,我的目标是在7年内骑三轮车走遍全
中国,宣传奥运精神,准备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前,申报吉尼斯
世界记录。”
    8月26日晚6时多,一位年近五旬、皮肤黝黑、衣着简单的男子
风尘仆仆地进入了市中心区,骑着一辆破旧的挂着“三轮滚滚奔奥运,
车行万里永无止境”标语的三轮车,来到市中心区东步行街上,在我市
市民的热情包围中,开始了他的奥运宣传。他就是来自江苏的陈冠明,
一位计划用7年时间走完全国,行程达6万公里,以此来迎接2008
年在北京举行奥运会的农民。
         普通农民  心系奥运
    1956年10月18日,陈冠明出生在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县张集
镇二陈村的一个农民家庭。陈冠明从小就非常爱好体育,特别喜欢马拉
松和骑自行车运动,在学校时经常参加各项运动。在家时,他每天都坚
持早晨4点钟起床,跑20多公里路,风雨不误。正因为有了这样的爱
好,才奠定了他日后骑三轮车走遍全国的壮举。
    2001年7月13日,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当时陈
冠明正好在电视机前。当他看到那激动人心的一刻,难以抑制内心兴奋
的他马上买了一挂鞭,在自家门口放了起来,可是他觉得除了这样庆祝
,还应该有另一种方式。那一夜陈冠明一宿没睡,回想起自己年轻的时
候没什么成绩,如今人到中年,老想着做一件对国家、对社会、对个人
有意义的事情,但盘点了一下自己,除了体力以外什么资本也没有,要
怎么做呢?于是,他便萌发了骑中国特有的三轮车环游中国的设想。 
           家人反对  不辞而别
    陈冠明把自己的想法和家人说了以后,遭到家人的强烈反对。可只
要是他认准的事儿,就是十头牛也拉不回来。由于家人不支持,他没能
要出一分钱,没有钱,自己的梦想也就不会有成功的开始,于是,他开
始自筹资金。他花800元钱买来了一辆三轮车,在城里拉客赚钱。因
为陈冠明的服务态度好,人又热情,4个月下来共赚了5000多元,
后又向妹妹借了2000元,总共凑集了7000元。2001年11
月18日,他不顾全家人的反对,毅然决然只身踏上了漫漫行程。
    陈冠明从家乡徐州出发的第一站是南京,接着是上海、浙江、江西
、广西、云南、广东、香港、澳门等地。到目前为止,近三年的时间里
,陈冠明共走了25个省市自治区、特区的250多个地区,行程近3
万公里。他计划走完全国6万公里时,正好到2008年,历时七年。 
    陈冠明不辞而别后,70多岁的老父老母难受不已,而他这一走就
是两年零九个月,已经三个春节没回家了。但他每到一个省就会给家里
打个电话,报个平安,每次和父母通电话的时候,老母亲都要劝他回家
,可陈冠明每次都是含泪挂断电话。他说,其实他也想家,但为了完成
自己的梦想,就是回家,也要等到七年以后。
         三轮相伴  边走边干
    上路时,除了他心爱的伙伴——三轮车外,陈冠明身上只有东拼西
凑来的7000元钱。相比其他走全国的人来说,这点钱根本不算钱,
但陈冠明非常乐观,他认为,只要人在车在,他就没什么好担心的。
    陈冠明每天的生活都很有规律,每到一个地方,他都用傻瓜相机拍
一些照片,饿了,就在外面找个地方,用砖头支起随身带的铁锅烧水煮
面条。没有“烹饪”条件,他就吃干粮,喝冷水。到了晚上,他会在一
个不影响交通的地方安营扎寨,把三轮车的工具箱放下来,在脚踏位置
上加两块木板,再铺上被子,三轮车就成了一张简易的单人床。虽然睡
得不太舒服,但是他还是不愿意躺在地上,因为担心人离了车,车会被
盗,那可是他最昂贵的家当!问他一个人在野外睡觉怕不怕,他说:“
没啥好怕的,在广西一些深山公路边,在坟墓旁我都睡得着,那些云南
贵州的司机说一个人开车经过都会害怕,但我还行。”
    临睡前,他也会苦中作乐,喝一杯散装白酒奖励自己。但那些两元
钱一斤的白酒不是每个地方都有,,他要在一些小城镇多买一些存着,
一路喝过来。尽管他规定自己每天连抽烟喝酒,开支不能超过10元钱
,但因为要买零件和胶卷,到云南时,钱也差不多用完了。灵机一动,
陈冠明带着证明到当地车管部门,说明自己的来意,告诉他们自己因经
费没有了,想申请临时牌照做两个月营运。对方被他的精神打动了,经
过批准,他在那里干了两个月,共挣了2000多元钱,然后又继续他
的行程。
        旅途艰辛  感触颇多
    陈冠明说,沿途令他最难忘的事情,是那些热心人给他的支持和温
暖。
    刚到贵阳的一个县时,因为身上带的钱都花没了,那一天他只吃了
两个馒头,在天快要黑时,他饿得实在受不了了,就走进路边一家小饭
店,把最值钱的衣服拿给老板,问可不可以换一顿饭吃。这时旁边一位
送货到河北的老板看到了他停在外面的车,就问他是干什么的,他说:
“我要骑三轮车把神州大地走一走,转一转,宣传奥运,创世界第一,
为咱中国人争口气。”听了陈冠明的话,河北老板顿时肃然起敬,马上
对饭店的人说:“给他做他最喜欢吃的,账都算在我的头上!”
    做饭的师傅给他做了一大盆汤和饭,还有他喜欢吃的肉,由于实在
是太饿了,陈冠明呼噜噜吃了个精光。此时,饭店的老板也受到感染,
只收了那位河北老板5元钱,另外又给了陈冠明5元钱。
    还有一次,在锦州的一个广场上,一个12岁左右的孩子听了陈冠
明讲他的事情后,拿出身上仅有的1元钱说到:“爷爷,你走这么远,
这么累,都是为了宣传北京奥运,我就剩下1元钱了,这是爸爸给的零
用钱,现在给你吧,将来等我长大了也要为奥运做贡献。”

    每当说起这些,陈冠明都会很感动。他说,有些人本身就不富裕,
但了解到他的梦想后,有的请他吃饭,有的给他几块钱,天气冷时还会
给他倒上一杯酒。
    但是有的时候他也会遇到一些心术不正的人。他刚到深圳的第一天
,在福永车站附近的非机动车道上骑车,正好与一辆逆行的工程车相遇
,路面太窄,对方要他挪开,他觉得自己没有错跟他们理论:“我是正
规走的,你们是违章,凭什么要我给你们让?”这时,对方的车上下来
四五个人,拿着铁棍砸他的车,打他的手,甚至还撕掉了车上的宣传横
幅。因为对方人多势众,他没有还手。“我要保存我的实力,因为前面
的路还很远。但这件事并没影响我的梦想,我知道这世上还是好人多。

          三度遇险  死里逃生
    陈冠明告诉记者,由于自己的家境并不富裕,所以路上不敢多花一
分钱。他的旅途基本上是在风餐露宿中度过的,但这并不是最大的困难
,他说最难的要数地形复杂,道路艰险。
    2002年7月,陈冠明到达云南。在海拔4800米的高梨贡山
区,一天夜幕刚落,他推着沉重的三轮车在一条狭窄的山道上艰难地走
着,由于当时特别疲惫,车子竟在不知不觉中推到了悬崖边上,他猛地
惊醒,用力一打车把,才没有跌下悬崖。但车却顺着陡峭的斜坡直往下
冲,自己也被带倒,滚下斜坡,小腿被树茬刮了20多公分的口子。他
用盐化了一杯水清洗了伤口,又采了些药材简单地包扎一下,然后一瘸
一拐地又继续赶路。
    在湖北宜昌,他经姊归县奔重庆,遇到两河口西岭峡公路滑坡,于
是被迫改道走陡峭的山路。三轮车驶上一个山包后,顺破往下放,那里
的路特别狭窄,车正往下快速行驶时,突然遇到一个大拐弯,因为没有
及时拐过,连车带人向10余米深的山崖跌去,幸亏车篷挂在崖边大树
枝上,自己才化险为夷。
    陈冠明说,在人烟稀少的路上,野兽有时也会威胁人的生命。一次
在四川的山野间行走时,一头野猪从草丛中突然蹿出,张着大嘴向他袭
击,他慌忙下车,以车为中心与凶猛的野猪周旋,10多分钟过去了,
直到后面过来几个采山人才把野猪吓走。
    由于旅途遭受风刀霜剑的考验,49岁的陈冠明已是两鬓花白。
         单骑壮举  感动群众
    陈冠明说,他能有今天的成绩,离不开各地热情群众的鼓励和帮助
,特别是林城的人民让他感受到了家人般的温暖。 
    8月26日晚6点多,他骑车刚刚来到伊春,由于对环境不熟,每
当他向人打听道的时候,林城人民都会热情地告诉他该如何如何走。当
他把车停在步行街上的时候,市民们立刻围了上来,纷纷询问他的事情
。当大家知道了他的壮举后,都竖起了拇指。被他的奥运精神所感动,
有的人给他送水、送酒,递烟,有的人提出要请他吃饭,给他安排住的
地方。
    8月27日上午,陈冠明来到市体育局,希望领导在自己的本子上
盖个章,证明自己来过此地。听到有关陈冠明的事迹后,市体育局局长
程胜群深受感动,立刻拿出印章,在他的本子上盖了下去。在了解了他
的难处后,程局长又拿出200元钱以表心意。 
    大略在伊春转了一下后,陈冠明说他觉得伊春的环境非常美,水也
很甜。他打算接下来用两天的时间仔细地看一看伊春的风貌。
           游完神州  再游世界
    走出市体育局,当记者问他下一站打算去哪时,陈冠明拿出自己绘
制的地图,指着上面说:“我听说伊春嘉荫的民俗风情很有特色,我想
去那里看一看,然后再从嘉荫直接去黑河。”他说,他这次出来后就不
再回家了,直到2008年抵达北京,期间他还要到青海、西藏、新疆
等省和自治区,他的目标是创造一项骑三轮车游遍神州的吉尼斯世界记
录。在完成了游遍神州的梦想后,他还准备利用20年的时间,骑三轮
车环游世界,“到时我才70岁,不算老,只要还能动,我就要圆这个
梦。”陈冠明激动地说出自己的梦想,记者在他的眼神中看到了执着和
坚定。 
    祝他一路走好,早日圆梦。         
                    
来源: 东北网-林城晚报     作者:     编辑: 任桂莲
相关文章